自古以來,茶都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不僅能夠帶動我國的經濟發展,也能夠促進社會文明的進步。隨著民族融合程度的逐漸加深,朝代的不斷更替,我國的茶文化也逐漸形成了特有的規模,直到今天,我國的茶葉已經逐步走向世界,成為了世界貿易中重要的一環,本文將針對茶的發展歷史進行有效地分析,并結合當前茶葉發展的現狀,提出合理的策略,促進我國茶葉的穩定發展。
1我國茶的發展歷史
1.1我國茶地起源階段
在秦朝以前,茶被神農氏發現,隨后茶開始在我國境內大范圍的傳播起來,當時茶被視為一種藥材出現在人們面前,人們認為茶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結合神農氏嘗百草的相關記載可以了解到茶具有解毒的功能,隨后隨著時間的流逝,茶葉逐漸被人們所接受,茶葉的應用不僅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而且由于茶味道上的特殊性,深受當時貴族階級的喜愛。到了春秋時期,茶的使用價值也在逐漸地挖掘出來。而隨著戰國時期,茶馬古道的開辟,茶葉開始在我國各個地區種植,最后也隨著使者走上了印度等地區,茶葉被帶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
在秦朝統一中國后,全國的經濟和文化得到了充分的融合和交流,茶葉作為一種人們交流會客的重要形式被廣泛流傳;西漢時期出現了“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現象,這充分說明茶葉開始成為商品被廣泛流通,我國的茶葉行業也在逐漸地形成當中。這也使得茶葉不僅僅是貴族的專屬物品,普通的群眾也可以享受倒茶的美好,只需要通過購買的形式,就可以感受到茶葉的美妙滋味。這種茶葉的普及主要歸功于秦漢時期的大統一,這不僅促進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的繁榮,也帶動了茶行業的發展。在社會統一的背景下,我國的茶文化也充分體現了其內在的價值茶文化,不僅僅是滿足人們的飲食需求,更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這也促使我國的茶葉逐步走向成熟。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茶葉逐漸從貴族飲品轉變為普羅大眾都可以享受的普通飲品,而且自三國時期以來出現了一種特殊的做法,“以茶代酒”的方式逐漸流行起來,茶文化開始逐漸體現出特有的社會價值,這使得茶文化被廣泛地傳播和發展。茶本身的特征具有清淡、虛靜的特質與道教和佛教的教義非常接近,因此受到了佛教教徒和道教教徒的喜愛,這也使得我國的茶葉的蓬勃發展更進一步,而到了六朝時期,文化的發展也促進了茶行業的蓬勃發展,這一時期的文人墨客開始在文學作品中對茶的優勢大四宣揚,茶開始逐漸從飲食范圍走向了文化范圍,茶的文化和底蘊也逐漸豐富起來。
1.2我國茶葉的發展時期
唐朝作為我國歷史上最為繁盛的時期,是第二個實現大統一的王朝,在這個時期茶葉也獲得了突破性的發展,不僅僅完成了從達官貴族到普羅大眾的轉變,也開始,隨著使者的出訪,走向世界,在這一時期有唐朝人陸羽編纂的《茶經》被創作出來,《茶經》的問世,使得我國的茶葉發展進入了最為繁盛的時期,《茶經》的提出使得我國的茶葉的整體優勢和象征意義得到了深層次的挖掘,這不僅使我國的茶葉種植得到了很大的促進,也因為人們的認知和需求的增大,使得我國的茶葉種植規模不斷增大,而且形成了專業化的趨勢。在這一時期很多形式的茶園層出不窮,帶動了我國茶葉的蓬勃發展。并且唐朝還專門為茶葉設置了相關的管理部門,比如茶馬古道、茶馬交易市場等,這些制度的改革都對茶葉的發展起到了較強的促進作用。
宋朝時期,茶葉發展走向兩極化,宋朝在對唐朝的基本茶葉管理制度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制定了完善的貢茶制度。這一制度的提出滿足了皇家的茶葉需求,而且相應的茶文化也逐漸形成特有的規模。在皇室飲茶的過程中,對于茶的品種非常講究,有“非龍鳳團茶不飲”的說法,除此之外,宋朝在對貢茶進行嚴格地管理和約束后,為了滿足普通群眾的需求,還創造了散茶,散茶制度的形成對于后世的影響極為深遠,散茶真正融入了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這也使得特有的茶文化開始出現,將茶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深受百姓的喜愛。
1.3我國茶葉的成型階段
遼金元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有少數民族統治的時期,由于統治者的特殊性,使得茶葉的發展是具有了較強的地域風情,在這一時期茶葉又回歸了其飲食價值,在文化和內涵當中沒有較多的體現,而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少數民族在飲食的過程中接受了漢族的茶葉產品,但在精神文化上對茶文化并沒有更深層次的了解,而且在進行茶的應用過程中使用的方法,也與以往的飲用方法不同,少數民族會結合自身的飲食習慣,在茶中加入馬奶,枸杞、油酥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這使得茶具有較強的地域風情。也正因如此,使得我國的茶葉在不同文化間融合的過程中得到了跨民族的發展。
到了明朝,茶葉的發展主要傾向于宋朝的散茶,明朝人認為宋朝人的散茶制作簡單,便于攜帶體現了茶的內涵,因此將其大力地發揚和推廣,而且由于明代初期社會不夠安定,很多文人墨客已經習慣了寄情于山水,而茶所對應的內涵和底蘊,恰好與山水自然有效結合,這使得茶文化的內涵得到了更深層次的挖掘。人們對于茶精神的不斷探索,使得茶的飲用方式也發生了極大地改變,人們開始追求于茶沖泡過程中,水的選擇、器具的選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行為不僅帶動了當地的茶葉發展,也推動了瓷器行業的發展,而且在明代茶葉發展的過程中,鄭和下西洋這一事件也有效地推動了茶葉的傳播,使茶葉更快地走向了世界被更多人所追崇。
到了清代,我國古代茶葉的發展到達了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茶葉種類,茶葉文化傳播領域已經得到了極大的進步,對于茶葉種類來說,現代社會所具備的各類茶類在清朝時已經出現的較為完善,比如紅茶、綠茶、黃茶、白茶等等茶類在當時已經基本全部出現。其次,在茶道方面已經創造出了具有清朝特色的茶道,而且在茶具的選擇過程中,對于茶具的材質也有了較為考究的選擇。當時的人們將茶具的做工精美與否視為身份的象征,因此在對茶具的選擇過程中會將陶瓷作為首選,以此來象征自己尊貴的地位。而在茶葉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茶葉已經隨著文化的交流走向了世界,成為了世界貿易市場中極為重要的物質。
2促進我國茶文化發展的有效策略
2.1了解茶葉在市場競爭中得發展趨勢
茶葉要想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就必須對當前的市場結構和發展趨勢進行全面地了解,首先應當結合市場需求的變化,對自身未來的發展找到合適的路徑。以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市場結構的變化是市場在逐漸遞減過程中的一種自我篩選機制,在這一過程中會淘汰無法適應市場變化的行業,也會對市場中的行業提出更加精準的要求,因此茶葉要想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對自身的發展定位進行全方位地了解,通過掌握未來的發展趨勢,從而充分發揮茶葉的發展優勢,通過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蘊和展現自己的文化內涵,從而促進茶葉產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2.2茶葉經濟可與旅游行業有效結合
在打造茶葉經濟發展模式的過程中,為了使茶葉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環境,可結合茶葉的內在優勢進行針對性的經營模式打造,通過了解茶葉的發展歷程,找到具有茶葉自身特色的發展優勢。通過兩者有效結合,從而推動我國的產業蓬勃發展。就目前的市場環境來說,旅游業是提高國民經濟的重點行業,若能將茶葉經濟與旅游行業有效結合,不僅能夠促進我國產業的蓬勃發展,也能夠使越來越多的自然風景得到有效保護,通過將自然生態環境展現給越來越多的人面前,使人們感受茶葉的美麗,從而帶動當地的經濟繁榮,促進茶葉的穩定發展。
2.3將現代化管理模式與產業經濟有效融合
茶葉經濟要想獲得穩定可持續地發展,就必須將現代的管理模式與茶葉經濟、茶葉文化、茶葉傳統有效結合起來,使茶葉經濟具有時代特性,有助于茶葉的發展得到現代化的支持,通俗地講,在產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而茶葉經濟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將現代化的管理模式,科學技術應用到茶葉的生產銷售當中,通過將產業經濟與當前的發展政策和經濟發展局勢有效結合,從而結合茶葉的發展特性,制定出一條具有茶葉產業特色的經營銷售網絡,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打造現代化的經營銷售理念,通過這種方法促進茶文化茶經濟的蓬勃發展。
結合上述分析,茶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深受人們的喜愛。在茶文化的傳承過程中,中不僅象征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歷程,也融入了民族融合的精神文化。自神農氏發現茶以來茶就開始在我國大范圍的傳播起來,從最初的藥用價值到后來的食用價值以及到現在的經濟價值,可以看出茶葉的發展象征著我國經濟繁榮的發展。因此,為了使我國茶文化發展能夠逐步完善,應當了解茶葉市場的需求結構,通過了解當前的市場變化趨勢,從而打造出一條符合茶文化特性的發展道路,通過將茶葉經濟與旅游行業有效結合,從而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促進茶文化的傳播和交流,通過合理利用現代化技術,從而為當前的茶行業的銷售和發展形成一條具有現代化發展趨勢的經營模式,通過不斷地對當前的茶葉發展形勢進行有效探索,從而推進我國茶的穩定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