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教育的財政政策應以公平原則為基礎。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財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公平性。為了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財政政策的公平性,應以完善免費中等職業教育政策為切入點,重點從各方面設計支持政策。
一、我國目前中等職業教育財政的情況
在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不是特別突出,沒有龐大的資金來源。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政府部門更加注重對于理論的研究以及學術的增長。我國職業教育在時代的背景下作為職業教育是一種沒有任務優勢的存在。就現在來看,我國職業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師資緊缺、辦學條件差、生源衰落的情況。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起著阻礙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沒有資金來源。根據制度來看,和普通高校相比較,職業教育的教育成本要高得多,但是,政府在于職業教育的財政撥款中,分配給職業教育學校的都低于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把市場作為向導,以能源為基礎,這是一個實際操作,一種實用的教育形式。職業教學的辦學模式需要大量的資金消耗。比如:中等職業學校一般都三年學制為主,在校兩年對內學習文化課程,在畢業前夕,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踐。教育財政支出多用于那些在進行理論教學時,需要大量的實際經驗和實際的實踐教學等,主要的費用都建立了實驗室和培訓基地。經過一年的企業實踐,還需要大筆資金用于實際教學工作。
在我們國家,中等職業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并且,它是以實踐性的教學模式存在,所以跟普通教育相比學費會比普通教育高。就目前來看大多數的中等職業學校一學期的學費大約為1000元到1500元。而且,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大多來源于農村,家庭貧苦,學費的增加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2009年3月,在我國政府的推廣下已經開始實施免學費的教育政策,但是,這一政策的實施范圍還遠遠不夠,只適用于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農業專業學生,不處于這種條件的學生仍然需要上交學費。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學校的學生畢業以后工資不穩定,雖然近年來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學生畢業就業率較高,但往往在畢業時,畢業生就會被企業搶奪一空。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在崗位的工資少,工作環境差,工作時間長,工作沒有什么技術可言,從而使得學生不能學到東西,學術領域的大量增長正處于悸動之中。他們大多是受教育程度較低、低收費、低技術含量的“三低”員工。而且這些學生在學業完成以后很難有機會再進行文憑的深造。
二、發展職業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的建議和對策
?。ㄒ唬槁殬I教育的經濟分配實現多投入
由于教育經費在各級分配中存在不平等的現象,所以中等職業教育經費受到影響,分配不公平。因為中等教育的教育性質與普通教育存在差異,教育經費的花費也比普通教育大,但是在我們國家職業教育經費卻是最少的。學生的學費成為了職業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渠道,政府資金分配在所有各級各類的教育中的占有率不成比例,而職業教育的教育成本本來就高,不能通過學費這唯一的方法來解決,應該依靠政府部門對職業教育的財政支持的提升來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
?。ǘ┩晟曝毨a助,建立全面賠償機制
在九年義務教育和高等教中,貧困生補助制度基本建立完成,國家對于高等教育的補助方式也有一大體的框架,但中等職業學校的輔助學習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所以,中等職業學校的補助制度也應該創建一個完整的、科學合理的制度。目前,我國已經開始實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補助政策,補助金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建立,每個學生每年得到一千五百元的助學金,兩年的總資助。資助對象必須是在校的一、二年級學生,具有中等職業全日制學校學籍,其中包括鄉村特困生的補助和城鎮的困難學生。并且,學生還能夠享受國家獎學金,免學費學校教育。
?。ㄈ?大力發展與企業的合作,學生半工半讀的模式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和企業合作教育在我國許多中等職業學校中應用已久,它不僅能將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且能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在中等職業學校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市場為導向,重視自我發展的社會教育體制,發揮靈敏的優點,勇敢的探究企業和教育的合作,一邊工作一邊讀書,把工作和學習進行合并,開展新的教育模式,來開展新的辦學道路,積極建設有趣,互利學校制度。
結論:
中等職業教育模式是將課程與社會的實際需要相結合,并沒用統一固定的模式。本學科針對性強,關注操作技能,把教育和培訓結合在一起,提升學生的工作品質,讓學生可以就業。中國的人口基數大,勞動力多。人員的工作問題是中國政府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中國政府致力于發展多種多樣的教育模式、提高農村人員的基礎文化水平。只有在中等職業高校財政政策方面實行公平公正的處理原則,才能推動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