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宏觀西方經濟學論文撰寫的過程當中,想必大家應該都知道不是那么容易的吧,而學習寫好一篇優秀的論文也是大家將在生活當中使用的一項必備技能之一。本論文分類為西方經濟學論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篇宏觀西方經濟學論文范文供大家參考。
宏觀西方經濟學論文2500字(一):論凱恩斯之前西方經濟學關于宏觀經濟的主要思想
【摘要】市場機制是觖決經濟問題的一種有效的機制。
【關鍵詞】看不見手的理論自由經濟
1.市場機制
我們每天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消費大量的各種物品。這些生活用品包括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這些物品不是通過政府統一以采購或者規劃,有組織地分發到每個人手中的,而是我們到市場上根據我們的需要進行購買的。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人統一規劃或強制,但是各種經濟活動都能自覺運轉,把大量的物品送到我們手中。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企業、工人、消費者他們每天各自忙碌著,一片混亂景象,有人從事著煤炭的生產,有人從事著運輸業等等,但是不管怎模樣,它總能保證我們每天都有可口的飯菜,舒適的衣服。是什么力量使千千萬人各自干各自的工作,沒人強迫,沒人統一管理,但最終卻能為社會提供各種所需物品,而且秩序井然呢?答案是:這是市場的作用。
可以說市場經濟是一架精巧的機構,它通過一系列的價格和市場,無意識的協調著人們的經濟活動。它也是一具傳達信息的機器,把千百萬不同各人的知識和行動匯合在一起。雖然不具有統一的智力,它卻能解決著當今最大的計算機無能為力,牽涉到上百萬未知數和關系的問題。沒有人去設計它,它純然是被演化出來的。像人類社會一樣,它總在變動。但是但是他經受了最基本考驗,它能夠生存下來。
舉個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聯邦德國,在1947年生產和消費下降到了極低的水平,造成這種崩潰的原因既非戰時轟炸,也非戰后賠款,造成問題的原因是價格機制的癱瘓。價格管制和無所不在的政府規章制度使市場陷入困境。錢不值錢了,工廠由于缺乏原料而關閉,煤不能開采出來是因為礦工餓著肚子,礦工餓著肚子是因為農民不愿用糧食來換取貨幣,而又沒有工業品來償付他們。市場作用沒有得到正常發揮,人們不能按照自由市場的價格來購買他們所需要的東西或銷售他們所生產的東西。接著在1948年一次徹底的貨幣改革使市場機制重新發揮作用。
應該說市場一直在我們周圍創造著類似的奇跡,如果我們愿意生活在改革開放以前的社會,糧食和各種生活用品缺乏,依靠各種票證來滿足生活必需品的需要,那我們放棄市場機制。但如果我們愿意生活在現在的社會,各種用品應有盡有,生活條件極大提高,經濟取得極大的提高,那我們必須選擇市場機制。
那么自動的市場機制是如何發生作用的呢?基本點在于主要的價格和分配決策都在市場上做出的。市場按照字面的意思,是指買賣物品的地方。但在今天它包括商品期貨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等。因此就目前而言市場是指一種物品的買主和賣主相互作用,以決定其價格和數量的過程。
在市場制度中,每一種東西——每種商品和每種勞動——都有價格,即使不同的勞動也具有價格,即工資率。我們每個人都出賣東西以取得收入,并用這些收入來購買我們所需的東西。
如果任何一種物品——例如小麥——的需求增加,購買它的訂單就會大量出現。由于買主爭相購買更多小麥,買主為了分配有限的供給就會提高小麥的價格。較高的價格就會導致生產更多的小麥。
另一個方面,如果任一物品——例如茶葉——的數量超過了人們在最新的市場價格下所愿意所購買的數量,那么會怎樣呢?急于把庫存的茶葉脫手的賣主會降低茶葉的價格,較低的價格下,人們會消耗更多的茶葉,同時生產者不會再生產如此之多。從而買主和賣主之間將達到均衡。
適用于消費品的市場道理同樣適用于生產要素例如勞動、土地、各種資本的投入等。
2.完全競爭
市場機制有如此的好處,但是市場機制只有在達到完全競爭的平衡和抑制作用存在時,這些優點才能完全體現。
完全競爭是一個技術經濟術語:完全競爭之存在于一種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任何農民、企業或勞動者在整個市場所占的份額大到使他個人能對市場價格施加影響的地步。另一方面,當他的谷物、商品或勞動足以對市場價格施加影響時,某種程度的不完全競爭已經存在,從而市場機制的優點將有所降低。
正如經濟學者所知道的,受完全競爭驅使的經濟導致投入和產出達到一種有效率的配置。一種有效率的經濟處于生產可能性邊緣上。但是,一旦出現不無安全競爭,社會就可能向其生產可能性邊緣內部移動。例如,由于唯一的賣主出線,為了取得超額利潤,極力抬高價格和限制產量就會出現上述情況。當賣主很少時,保證價格由成本決定的平衡和抑制作用很不充分,在這種情況下,市場機制的優點將不復存在。
不用說,絕對的完全競爭的條件和物理學中的真空條件同樣難以實現,我們可以越來越接近它,但永遠不能達到它。但是這一事實并不使我們應用這種理想化概念的價值受到損害。實際上不同等級的小麥價格,會同實際市場的價格稍有差異并沒多少意義,國庫券是由許多競爭的企業以非正式的方式進行買賣,而不是正式的在一個集中的地點這樣做,也是如此。重要的是,買賣雙方都有很多的買者和賣者,他們充分了解貨色的優劣和個人的價格,沒有任何理由優惠一個人而歧視另一個,也沒有任何理由希望他們自己的出價和要價的變化,會對現行市場價格具有看得出的影響,只要這個條件成立,就很接近完全競爭狀態。
3.看不見手的理論
由前論述我們可以看出,市場機制解決了經濟的基本問題,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作用是什么?如何宏觀調整經濟呢?
“每個人都在力圖應用它的資本,來使其生產品能得到最大的價值。一般地說,他并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進的公共福利為多少。他所追求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安樂,僅僅是他個人的利益。在這樣做時,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去引導他去促進一種目標,而這種目標絕不會是他所追求的東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經常促進了社會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利益時所得到的效果為大”這是亞當斯密的“看不見手”的理論,根據這種理論,當每個人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標時,他好像被一只看不見的手引導著去實現公共的最大福利。
因而凱恩施之前的經濟學家認為政府對經濟的干涉越少越好,政府對自由經濟的任何干預幾乎肯定是有害的。要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經濟自動地、使經濟達到完滿的境地。這同時也增加了社會福利,
宏觀西方經濟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多課程協作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金融學的比較
趙領娣、王園馨(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山東青島266100)
?。壅菸鞣浇洕鷮W(宏觀部分)研究主體是國民經濟整個過程的活動,通過對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的考察,對經濟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化規律的研究,使整個社會的經濟資源得到有效利用。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作為經濟學專業的一門基本學科,其部分內容與經濟學其他專業課程具有相關性。課題組的主要研究角度為多課程協作式教學模式,設計與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相關聯課程間相關模塊分析與協作式的教學方案。課題組以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作為參考,與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金融市場學進行對比分析,分別闡述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不同學科之間的相同與相異之處,為學生利用多課程協作式模式學習專業知識提供思路,使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領悟更加深刻。
?。坳P鍵詞]多課程協作式教學;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相關聯課程;異同比較分析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主要研究的是國民經濟總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揭示宏觀經濟運行中可能出現的矛盾、宏觀經濟變化規律以及經濟政策對國民經濟產生的影響,通過對經濟總量的分析,達到為政府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提供理論依據的目的。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包括理論分析和政策研究兩部分。理論分析主要研究各經濟總量,包括特點、影響因素及變化規律;政策研究是研究宏觀經濟政策,主要從內容、適用條件及作用特點三個角度進行。經濟學專業的基礎學科之一就是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所以經濟學專業的其他課程與其或多或少地存在交叉部分。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未曾重視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其他專業課程之間的關聯性,未注意強調并引導學生對比分析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其他專業課程內容的相同和相異之處,忽略了多課程協作式教學方式。因此,筆者在此提出協作式教學方案,以達到引導學生課下自主查找相關專業書籍及資料的目的,分析并總結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經濟學其他相關課程之間的相關聯之處和不同之處。這項任務對于學生理解并有效運用經濟學的相關理論與知識具有重大意義。筆者以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為基礎,分別與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學進行比較,分析總結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這三門學科的相同與相異之處。
一、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貨幣銀行學
對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貨幣銀行學的內容進行比較后發現,這兩門學科在通貨膨脹和貨幣政策兩大方面存在相同之處,在貨幣供給、貨幣需求和利率決定三大方面存在相異之處。
貨幣銀行學和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的主要交匯點在于通貨膨脹的原因、經濟效應,貨幣政策的效果、工具及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混合使用。兩者均認為通貨膨脹是指經濟中物價的普遍上漲。授課時教師主要引導學生課下自主尋找貨幣銀行學的相關教材,對比分析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貨幣銀行學兩門課程中相關內容的相同與相異之處。
按照第一次上課時教師提出的建議,學生課下通過對黃達編著的《貨幣銀行學(第五版)》進行對比分析,發現關于貨幣需求,貨幣銀行學主要介紹了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中國對貨幣需求理論的研究、貨幣需求面面觀、貨幣需求分析的微觀與宏觀角度,而《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則簡單闡述了貨幣需求動機、貨幣需求函數。在引導學生對比了解兩門課關于貨幣需求的闡述區別的前提下,著重講解貨幣需求動機、貨幣需求函數,該內容也是學生們學習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時重點要學習掌握的?!段鞣浇洕鷮W(宏觀部分)》中采用了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即人們持有貨幣主要為了滿足三類不同動機:第一,交易動機;第二,謹慎動機或預防性動機;第三,投機動機。此外,人們對貨幣的總需求可分為實際需求量和名義需求量,名義貨幣量和實際貨幣量又有所區別,名義貨幣量是剔除貨幣購買力因素只計算其票面值,而具有不變購買力的實際貨幣量是名義貨幣量通過利用價格指數調整折算而成。
對于貨幣供給這部分內容,貨幣銀行學教材主要介紹了貨幣供給及其口徑、經濟主體行為與貨幣供給,而《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主要側重貨幣供給概念的闡述,將貨幣供給分為狹義的貨幣供給(M1)、廣義的貨幣供給(M2)和更廣泛意義的貨幣供給(M3)三個部分。貨幣銀行學對貨幣供給的研究則更為具體詳細,但需要一定的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知識作為基礎,比如在分析貨幣供給的內生性和外生性時,就需要學生對內生變量和外生變量的概念熟練掌握。
關于利率決定的內容,貨幣銀行學教材主要從利率及其種類、利率的決定、利率的作用這三方面進行闡述,而《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則主要闡述了利率決定與貨幣的需求和供給、流動性偏好陷阱、貨幣供求均衡和利率的決定。在引導學生對比了解兩門課關于利率決定的闡述區別的前提下,著重講解流動性偏好陷阱的概念及表現形式,該內容也是學生學習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時重點要學習掌握的。流動性偏好陷阱又被稱為“凱恩斯陷阱”,主要闡述的是利率的變動情況會影響人們的投機決策,主要針對的是人們是將貨幣持有在手中還是購買有價證券的決策。流動偏好是凱恩斯提出的概念,該理論也是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特有的內容,貨幣銀行學中并沒有過多贅述,教師課上通過舉例和案例分析的形式進行講解,便于學生更快更深刻地接受。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利用課下習題的方式考察同學們對流動性偏好陷阱的掌握程度,及時追蹤學生的學習近況,從而促進學生對“凱恩斯陷阱”的深刻理解。
二、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國際金融學
比較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國際金融學的內容,發現這兩年門學科均對匯率的基本概念有所介紹,在匯率和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兩方面內容存在不同。
學生根據教師授課時給出的建議,通過課下自主學習、查找國際金融學的相關教材,發現《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關于匯率和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知識與姜波克編著的《國際金融新編(第四版)》中匯率和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內容具有相關聯之處。在此基礎上,教師在授課時告知學生關于兩門學科的交叉部分,課上只講授《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特有的部分,學生要重點掌握,而《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沒有涉及匯率與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內容,國際金融學授課教師將在后續的國際金融學課程中詳細講解。如果對《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中的匯率和蒙代爾-弗萊明模型部分掌握透徹,學習國際金融學時就會輕松不少。教師授課時要注重與學生進行互動問答,提高學生的聽課質量,加強課上效率。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和國際金融學的主要交匯點在于匯率的基本概念,兩者均認為匯率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表示的是兩個國家貨幣之間的互換關系,并且都涉及實際匯率和名義匯率。
國際金融學教材主要介紹了影響匯率的經濟因素、金本位下的匯率決定、匯率決定學說、匯率理論的最新發展簡介、本幣貶值與國際貿易交換條件、本幣貶值與物價水平、本幣貶值與總需求、本幣貶值與就業和民族工業、本幣貶值與勞動生產率和經濟結構、匯率水平決定的比價屬性和杠桿屬性,而《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主要闡述自由浮動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固定匯率制度的運行、進出口函數?!段鞣浇洕鷮W(宏觀部分)》中對于匯率的學習可為以后的國際金融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在理解匯率決定因素時,需要綜合運用到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中的相關概念。
在引導學生們對比了解兩門課關于匯率的闡述區別的前提下,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教師在授課時主要著重講解凈出口函數,該內容是學生重點要學習掌握的。西方經濟學(客觀部分)中,在影響一國凈出口的多個因素中,將匯率和國內收入水平作為兩個最重要的因素。在實際匯率比較低的情況下,相比較而言國內產品更便宜,這時國內居民會減少進口產品的購買量,相應的外國人也想大量購買該國產品,從而增加該國的凈出口量。相反,實際匯率較高,情況則完全相反。按照《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十九章所約定的匯率標價法,實際匯率反向決定一國凈出口,除此之外,一國的實際收入也反向地決定一國凈出口。
國際金融學和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均涉及了匯率的兩種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法和簡介標價法。除此之外,《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還對自由浮動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及固定匯率制度的運行做了簡單介紹,而國際金融中匯率是一個重要研究對象,有關匯率的知識更為詳盡具體,是對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中匯率相關知識的深化與拓展。
對于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國際金融學教材只簡單介紹了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基本框架和分析舉例,而《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主要闡述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關鍵假設、開放經濟的IS曲線、貨幣市場與LM*曲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浮動匯率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固定匯率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蒙代爾-弗萊明模型中的政策小結、小型開放經濟的總需求曲線。
在引導學生對比了解兩門課關于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闡述區別的前提下,著重講解蒙代爾-弗萊明模型,該內容也是學生學習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時重點要掌握的。在開放經濟中,“IS-LM模型”的形式就是蒙代爾-弗萊明模型,是一種短期分析,也是一種需求分析。實際上,蒙代爾-弗萊明模型與IS-LM模型密切相關,這兩個模型均強調了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之間的相互作用,都假定物價水平是固定的,并說明是什么因素引起總產出的短期波動。兩者的主要差異在于,IS-LM模型假設一個封閉經濟,而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則假設一個開放經濟。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可以用兩個方程式來表示:
三、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金融市場學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金融市場學兩門學科差異性比較大,主要在利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外匯市場四方面存在相異之處。具體如下表所示:
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課下自主學習、查找金融市場學的相關教材,學生通過翻閱參考資料發現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中關于利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及外匯市場的部分,與張亦春等編著的《金融市場學》中第十章利率、第二章貨幣市場、第三章資本市場及第四章外匯市場中的相關內容具有關聯性。雖然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雖然與金融市場學的交匯處不多,但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可以作為金融市場學的基礎學科來掌握。在此基礎上,教師講課時會告知學生們關于利率概述、利率水平的決定收益率曲線、利率期限結構;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即期外匯市場、遠期外匯交易將會由金融市場學的授課老師詳細講解。學習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學生應重點掌握貨幣的需求和供給決定利率、貨幣供求均衡和利率的決定、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教師應簡單介紹匯率和對外貿易,引導學生課下自主對比分析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金融市場學中利率決定、三大市場的不同,加深理解,并注意課堂互動,與學生一起討論,提高課堂效率,帶動課堂氛圍。
對于利率的決定部分,《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的闡述角度為利率由貨幣需求和供給的均衡決定,授課時著重講解流動性偏好陷阱,在上文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貨幣銀行學的比較中已詳細介紹。而金融市場學中對于利率的決定一共有四種介紹,前三種介紹與上文貨幣銀行學對利率的介紹相差不大,最后一種是可貸資金模型,即可貸資金的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相交于一點,在這一點上可貸資金的供求相等,利率和可貸資金量達到市場均衡。金融市場學中的可貸資金模型肯定了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并對這一理論著重介紹,間接地體現了凱恩斯在經濟學中的重要地位。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在宏觀層面上研究市場活動時,將各種市場歸結為三大類: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和勞動市場。在貨幣市場上,所有金融資產(銀行存款、證券、保險、信托等)在這里形成供給、需求和交易價格、交易量。在國民收入決定的收入-支出模型上的基礎上,加上貨幣上場供求關系來研究國民收入決定的理論模型,就稱為國民收入的IS-LM模型。而金融市場學中講的貨幣市場與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三類市場中的貨幣市場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金融市場學介紹了西方和我國貨幣市場的特征。金融市場學中把貨幣市場又稱為短期資金市場,貨幣市場的活動主要是為了保持資金的流動性,以便隨時變現。資本市場中主要介紹了資本市場中的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并對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發行和流通市場加以介紹,同時闡述了這兩個市場的功能作用及其交易方式。外匯市場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市場學對即期外匯市場重點分析了交易的慣例和規則,主要介紹了遠期外匯交易的基本原理。
四、小結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是經濟學相關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程。在多課程協作式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對于《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的學習可以由以往的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思考,能夠主動對比分析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與經濟學其他學科的相同與相異之處。多課程協作式的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理解并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建立專業素養方面能帶來很多益處:一方面,它使得學生對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的學習態度更加端正,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的理論知識,對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有很大幫助;另一方面,學生在今后學習經濟學后續的專業課程時,受多課程協作式學習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影響,會主動進行分析,比較各學科之間的異同點,擺脫之前的被動填鴨式接受,有利于學生對其他專業課程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對于在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學習到的內容也會起到一定的加強鞏固作用。因此,在教學模式不斷改革的今天,多課程協作式的教學模式應當引起教師的注意,逐步構建多課程協作式的教學體系,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的專業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感悟??偠灾?,無論站在教師授課的角度,還是從學生上課的角度,多課程協作式教學模式都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新型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