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前教育論文2700字_關于學前教育畢業論文范文模板
導讀:學前教育美術論文2700字應該如何寫作?對于現在的很多第一次寫作論文的作者來說,應該都是會覺得自己沒有正確的寫作方式,所以也會覺得自己特別的彷徨,本論文分類為學前教育論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幾篇學前教育美術論文2700字范文供大家借鑒參考。
關于學前教育論文2700字(一):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實效的策略
切實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的教學實效,這不僅是當下教育全面發展中美育的要求,同時也是二胎時代下對高素質高質量幼兒教師的要求。
美術課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它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幼兒時期的美術教育可以促進幼兒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幼兒對于美的感受力、表達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幼師的自身素質,各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應重視美術課的教學,切實提高美術課的教學實效。在現階段的中職美術課教學中,就我校的實際情況淺談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實效的策略。
1我校美術課教學現狀
1.1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美術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中,只要對一件事情擁有足夠的興趣,就能在主觀意識及行為中產生最大的積極性,并且成為完成這件事情的動力。讓學生對美術產生興趣無疑是美術課最好的教學模式,那么怎樣能使學生對美術產生興趣,則需要教師花心思去琢磨學生心理,花力氣去安排好教學。
1.2學校對于美術課缺乏重視
學校不能提供充足配套的設施及場地,使得美術教師不能也不敢施展拳腳,單一的環境及教學形式只能讓學生日益感到枯燥。課程設置安排得不夠合理。
1.3美術課缺乏與手工課的結合
美術是手工的基礎,美術學好了手工自然做得好。在學生學習美術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應適當與手工進行相結合。
2提高美術課教學實效的策略
2.1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以打造藝術氛圍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
對于沒有學習過美術的學生來說,美術往往是遙不可及的,似乎是只可遠觀不可近瞻的一種關系,這使得學生對于美術有很大的畏難情緒。教師可以在教室張貼歷屆學生的美術作品,以作品的形式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敢想敢做。教師還可以利用著名的美術作品對學生進行講解,告訴學生美的創作素材、創作靈感、創作方式等,對學生的美術素養進行熏陶,讓學生知道美術其實離我們不遙遠,美是源自于生活中的,教會學生要善于發現美。同時,在美術課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樂曲,這么做不僅能緩解學習的緊張,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提高學生的創作水平。
?。?)以豐富教學活動形式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我校的美術課教學中,大多采用臨摹形式,臨摹形式過多會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從而失去了學習美術的興趣。教師可以開發豐富的教學活動形式,例如你畫我猜游戲法。你畫我猜即教師向學生出示文字,學生畫出簡筆畫,由其他學生進行搶答所畫的事物是什么,以小組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并且可以令學生在課外積極練習簡筆畫。另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創作的形式進行教學活動。由兩人以上組成一小組進行大幅作品的創作,這種教學活動形式既能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發現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又能鍛煉學生互相協作的能力。
2.2針對幼兒美術教育特點進行教學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要面對的是幼兒,因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教學應該在教會學生基本功的基礎上,還要教給學生教育幼兒的方法。中職生的美術教學方法和幼兒的美術教學方法是不一樣的,因此要讓學生首先了解幼兒心理、幼兒在美術課程中所要學習的內容有哪些,而后才能開展美術課教學活動。幼兒美術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具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強調幼兒的情感體驗和表達。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教師不應該執著于幼兒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更應該考慮的是在繪畫過程中幼兒情感的表達。例如在幼兒繪畫動物的時候,作品完成了一半,幼兒突發奇想將動物畫成了別的動物或者事物。此時幼兒教師不能阻止或者強行糾正幼兒,應當以傾聽幼兒的想法及情感,適當地進行引導,不能壓制幼兒的情感表達。
以培養審美創造能力為核心,鼓勵幼兒的創造性想法和表達。幼兒在創作美術作品時是不受任何條條框框限制的,不考慮邏輯和比例,完全憑他們自己的主觀想象,基于自身已有的經驗、經歷,創作出對于他們來說新的、有價值的作品。教師不能以美術作品的好壞來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而應該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去發現幼兒的創作能力,肯定幼兒美術作品的表達。例如在幼兒繪畫人物的時候,幼兒往往會過于簡化或者過于理想化所要畫的人物,并且畫的或許張牙舞爪,或許是四不像,此時的幼兒教師不能過于在意人物的型,急于去糾正造型,而應該從畫面、幼兒的語言表達中去感受幼兒的情感,根據幼兒的思路去給與鼓勵及指導,給予幼兒更多的創造空間。
重視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強調多種感官的協調。強調操作并不是強調幼兒創作過程中的美術技巧,而是強調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心理操作、實際操作等多種感官協調下所獲得的體驗。
另外,手工制作在幼兒課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手工制作既鍛煉了幼兒的手指活動能力,同時還能增強幼兒對日常生活事物的認知能力。在美術課、手工課教學中,應該進行適當的結合,讓學生不要產生美術是美術、手工是手工這樣的意識,在美術中融入手工,在手工中融入美術,這樣的意識能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思路更廣,能力更強。
2.3利用互聯網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效率
?。?)一所學校、一位老師、一間教室,這是傳統教育。一個教育專用網、一部移動終端,幾百萬學生,學校任你挑、老師由你選,這就是“互聯網+教育”。每個老師的專業能力、教學水平是不一致的,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的相關教學網站去學習,彌補學校老師沒有教授的,或者是學校老師薄弱的知識點,以達到知識點的完善,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美術是需要不斷鑒賞、不斷臨摹從而進行創作的學科。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集相關的圖片、視頻讓學生進行鑒賞、賞析,學會分析美術作品的好與不好,學會理解作品的創新點,發散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視野,學生的眼界提高了,再配以相應的手上功夫,才能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
?。?)教師可以建立班級相冊或者博客,將學生的美術作品上傳,通過網友的點贊和評論,增加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信;通過網友各式各樣的評價,讓學生更加清楚自己作品的不足之處,更有利于未來的美術創作。
2.4提高學生自身的美術素養
在教授中職學前教育學生美術基本功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美術知識進行拓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讓他們在今后的美術教學中更得心應手,還能拓寬他們的就業渠道。在美術課中穿插美術鑒賞、三大構成、點線面基礎等課程,不僅是對學生美術技能的提升,同時能給學生畢業后在美術創作、美術設計工作創造條件。
3總結
一個人在學前時期的美術課,可以說是人生第一堂正式的美術課,這第一堂課對于個人今后的美術興趣、美術素養起著奠定基礎的重要作用,因此學前教育專業應重視美術課,要切實提高美術課教學實效,努力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的幼兒教師。
關于學前教育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多元化教學模式的研究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滲透,國家對學前教育專業越來越重視,為了有效提升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方面實現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審美、動手以及手眼協調等方面的能力。本文結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現狀,對該專業美術課程多元化教學模式進行分析闡述,僅以拙劣之筆,權且拋磚引玉。
關鍵詞:學前教育,美術課程,多元化,教學模式
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美術是最重要同時也是最基礎的課程,美術教學的目的旨在為幼兒教育機構培養出更多的專業型教育人才。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教學仍舊采取教師灌輸式教學,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因此,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多元化的開發,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質量,提高學習效率。
一、美術教學內容進行多元化創設
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實踐中,教材內容是最主要的教學依托,但就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教材的內容多偏重于基礎理論,缺乏一定的新意,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美術素養,教師應在教學內容方面進行多元化的創設,以此來彌補教材內容方面的單一。教師在授課中,應注重引導學生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對幼兒進行教學引導,利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注意重點突出素描色彩技術的教學理念,并且還應引導學生將這一理念有效轉變為實際,讓學生對素描進行實際創作。同時,還應教授學生進行最基礎的幼兒簡筆畫和美術字體等方面的美術知識。另外,在幼兒創意手工制作方面,教師也應引導學生使用彩泥、吹塑紙等物品進行創意美術的學習。這種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將來走上幼教工作崗位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引導學生將簡筆畫、彩泥、吹塑紙等原料進行有機結合,比如在學生創作一幅簡筆畫小房子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房子上空用彩泥捏成白色云朵貼在房子上,也可以利用彩泥捏出花草樹木的形狀,粘貼在房子周圍,利用吹塑紙檢出門窗的形狀,貼在房子上。這種將多種美術形式進行有機整合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二、美術教學方法進行多元化創新
學前教育專業院校的設立,旨在專業性的為幼教機構培養全面發展的幼教專業人才,在這一過程中,美術教學能力又是學生所必須具備的最基礎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但就目前的形式來看,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方法略顯陳舊,學前教育專業中,美術教學的比例占有較大比重,但其教學方法過于固化,教學內容也偏重于專業的理論知識,再加上部分學校對美術教學不夠重視,對美術課的課時分配相對較少,這也是學生美術學習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美術教學方法上,教師應注意對其進行多元化的創設,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主體性,并且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探究性。教師可以創設良好的教學場景,這樣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時也可以展開美術手工創作活動,這是開發學生動手能力最簡便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例如,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師,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充分利用一切可以理解利用的自然資源,為學生創設實踐美術學習的環境,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如,通過到公園對植物和動物的寫生、用紙和筆對馬路上過往車輛的描述。除此之外,還可培養學生創作自然化,如,泥土畫、沙地畫等,也提升了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這種多元化的美術課程對學生的成長大有裨益。
三、美術教學場所進行多元化開發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對美術的興趣點也存在著一定差異,同時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也不夠完全深入透徹。因此,要想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首先應從美術教學的多元化入手,而美術教學場所又是美術教學的最基本陣地,美術教學場所的多元化開發可以對教學資源的不足進行有效彌補。美術教學的主要場所是課堂,而課外教學場所是對課堂教學的積極補充,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室外進行美術課程的學習,在大自然中利用花草樹木進行美術動手實踐。
例如,小組寫生比賽,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將每組學生安排學校的不同角落,讓學生對自己所處在的環境進行寫生,在此期間學生相互討論、相互交流,會彼此交流自己的想法。這種多元化教學場所的開發利用,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并且走入大自然中進行教學還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操。
四、美術教學評價進行多元化展開
在美術教學實踐中,審美能力對學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審美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美術的學習效果。審美能力不僅僅指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同時也包括對現實事物的觀察和感受能力,并且要將這一審美能力與自身的情感進行有機融合,同時將其運用到美術學習實踐中,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各類事物進行觀察,并且學會從中找到美,從而達到提升美術核心素養的目的。這就凸顯出美術教學評價的作用,畢竟對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成果檢驗只有對其進行評價這一種較為合理的模式。也就是說,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多元化教學中,利用多元化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出檢測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例如,教師可以在一個學習周期結束后,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教師可以利用讓學生自主創作一幅簡筆畫與手工作品相結合形式的美術作品。對這一作品的評價模式可以多元化展開。首先由學生自評、其次由學生組內測評,接著由教師評定,最后由學生家長委員會成員對作品進行評定,然后將四部分測評的得分進行綜合,最后評選出一二三等獎。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新教學理念的教育模式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從多元化的角度對美術知識進行學習,在這一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創新,將美術理論與美術實踐進行有機整合,從而有效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楊榮秀,貴州省凱里市,黔東南州技師學院(黔東南州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