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習資料實用文檔正文

幼兒學前音樂教育的改進策略及重要性論文(共4篇)

實用文檔 2021-06-22 10:03 562 幼兒

音樂教育在每個階段都是會有不同的效果,而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一個感知力,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同時還能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有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本文就整理了關于幼兒學前音樂教育論文范文,趕緊來借鑒參考一下吧。


  第1篇: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素質培養的作用


  游霞(貴州省正安縣桴焉鎮中心幼兒園;貴州遵義563400)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現在已經開始重視學前教育。因此也促進了學前音樂教育的發展,要更好的進行學前教育,必須對學前音樂教育更加重視。而音樂教育可以促進幼兒表達能力、認知意識、身體協調和創造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正確心理情感,讓學生有健全人格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學前音樂教育;幼兒素質培養;作用


  幼兒學前教育是學生的重要教育階段,對幼兒要進行全面培養和教育,給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學前幼兒音樂教育對幼兒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對幼兒身心發展、認知能力、情感教育、表達能力等都重要作用,可以培養幼兒的健全人格。因此,現在的學前教育,更注重音樂培養和教育,培養幼兒的綜合素養。


  一、對幼兒進行身心全面培養


  音樂是優美的藝術,可以表達人們的情感和情懷。對幼兒進行更好的音樂教育,可以把美好的情感和思想傳遞幼兒,應用有節奏的曲調和音律,引導學生對事物和人物的認識和理解[1]。學前音樂教育很豐富,能滿足幼兒的各種音樂需求,可以調動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激發起幼兒積極學習的興趣。進行音樂歌唱,可以讓學生呼吸順暢,促進學生血液循環,提高幼兒的肺活量,促進幼兒的心身心發育。舞蹈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協調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發育。通過音樂教育,可以有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


  二、對幼兒進行認知、情感及表達能力的培養


 ?。ㄒ唬┛梢杂行岣哂變赫J知能力


  幼兒的年齡小,認知水平和能力有限,在學前教育時,要求培養和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特別是在進行音樂課程的教授過程中,老師要把音樂內容、歌詞、曲調等和學生的思想及舉止行為相融合,讓幼兒在音樂的欣賞中進行體驗感受相應的品質素養[2]。老師引導幼兒按照規定進行演唱,會逐漸的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增強幼兒對曲調和音律的記憶。所以,幼兒的音樂教育能更好的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很多音樂都是來源于生活,是生活情境的具體表現,在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要對幼兒進行生活情境闡述和介紹,這個過程可以促進幼兒對音樂展開想象和聯想。幼兒在進行音樂的學習時,能結合歌曲內容提高幼兒觀察生活和事物的能力,創作和想象出相應的語言和行為,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前幼兒的認知能力和水平。


 ?。ǘ┯行囵B幼兒情感


  幼兒因其年齡特點,對其情感情緒的培養中要經過從低到高的過程,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幼兒進行相應的音樂知識教育,讓學生在音樂的學習和欣賞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情感情緒。不僅如此,對幼兒進行科學合理的音樂教育,能有效提升其個人情感交流能力,特別是很多優美曲子和歌曲,能使幼兒產生情感共鳴好的提升幼兒的情緒情感。對學前幼兒進行音樂知識灌輸和技能教育,這并不是其教育的真正重點,學前時期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感受音樂的美感,形成相應的樂觀心態,這是幼兒教育的關鍵和重點,根據調查分析,幼兒時期經過音樂教育的人們,可以在少年、成年等各個時期,都會有樂觀向上的思想和心態,這些人能積極主動幫助和團結別人,和其他人分享快樂和幸福。


 ?。ㄈ┩苿佑變赫Z言表達和行為能力的提高


  歌曲是音樂的最突出表示形式,在音樂歌曲中歌詞是最有藝術特色的部分,歌詞是歌曲的靈魂,音律是歌曲的思想。對學前幼兒進行相應的音樂教育,能讓幼兒積累相應的詞匯,并獲得相應的思想認知,通過相應的歌詞演唱和了解,可以增強幼兒的表達能力。很多優美的音樂歌曲來源于古典詩歌,表達精確,情感豐富,幼兒學習這樣的歌曲,可以有效提高幼兒語言應用水平和能力,同時可以深入理解相應的語言詞句,進而提高其語言應用能力。歌唱的過程中,幼兒能提高音樂的聽音、變音能力,增強其音樂素養。所以,在幼兒的學前教育階段,要重視幼兒的音樂學習和教育,利用音樂教育提高幼兒語言應用和表達能力。


  三、促進幼兒形成健康健全人格


  學前幼兒的音樂教育并不是要讓幼兒成為音樂家或演奏家,是為了培養幼兒的音樂興趣,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探索欲望,激發幼兒的各項潛能,讓幼兒能提高各項能力,讓幼兒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進行音樂教育中,老師要對幼兒進行思想滲透,讓幼兒獲得音樂知識技能,也獲得更好的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幼兒演唱“洗手帕”歌曲時,老師引導幼兒要講究衛生,手帕臟了要洗凈,不能隨意丟掉。要讓幼兒明白父母辛勤勞動,使幼兒懂禮貌、講衛生,熱愛勞動,心疼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這樣的教育把音樂教學和思想教育結合在一起,讓幼兒從小獲得教育,懂得理解父母的辛苦,理解和認識我國的傳統思想道德品質,讓幼兒建立健全健康堅強的人格,給其今后的成長奠定基礎。


  結束語:綜上所述,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要理解和認識音樂教育的重要作用。要尊重幼兒,結合其心理、年齡和行動特點,開展相應的音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各種教學方式,提高幼兒的思想品德、語言應用、行為表達、情感等各方面能力,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


  第2篇: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素質培養的重要性探析


  胡爽(白城師范學院,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當前,國家和各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而音樂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前音樂教育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等,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主要探討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素質培養的重要性,以期對各教學單位進行學前音樂教育有幫助作用。


  【關鍵詞】學前音樂教育;幼兒素質;培養;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貫徹深入,幼兒素質教育越來越成為家長和社會關注的問題,其中音樂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孩子們的音樂素養,有利于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然而當前的學前音樂教育還沒有真正發揮它的作用,需要社會和各教育機構重視起來。


  一、當前學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ㄒ唬┻^于重視音樂技巧


  進行學前音樂教育主要是通過提高幼兒聽力來開發智力,這與幼兒階段的教學目標一致,也與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相一致,然而在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老師們過度重視傳授音樂技巧,教導學生們怎么發音、怎么唱歌,而忽略了教育孩子們以歌聲來表達情感[1]。


 ?。ǘ┮魳方逃?/p>


  學前教育是啟蒙教育,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是教育的主要目標,所以在這個階段要注意培養幼兒興趣。很多家長受到過去落后的教育理念影響,將學習音樂作為促進孩子以后發展的助力板,用大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去看待幼兒學前音樂教育,這樣是不正確的。學前音樂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對孩子們進行情感啟蒙,讓他們能感受音樂,通過音樂表達自己,一旦將音樂教育功利化,就偏離了音樂教育的軌道,不利于培養孩子們的音樂素質[2]。


  二、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素質培養的重要性


 ?。ㄒ唬┠芗ぐl幼兒感知力


  音樂是一種借由旋律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通過韻律的起伏變化與聽者產生情感共鳴。學前音樂教育是主要針對幼兒的音樂教育,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還比較幼稚,對世界的認識有局限性,對他們進行生動有趣的音樂教育,容易使他們投入其中,產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幼兒階段進行學前音樂教育有利于借助音樂讓他們更好的感知外界,通過感受音樂的魅力促進他們的情感表達,啟發智力。比如通過不同的音樂節奏讓孩子們有不同的音樂感受,快節奏的音樂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快樂,慢節奏的音樂可以讓他們放松,感受音樂帶來的安寧感覺。


 ?。ǘ┨岣哂變簩σ魳返蔫b賞力


  對幼兒進行學前音樂教育,可以讓孩子們在感受音樂的魅力之余產生積極的心態,對孩子們正確三觀的養成也具有重要意義,能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此外,還可以提高孩子們對音樂的鑒賞力,讓他們能夠發現音樂的魅力,培養積極勇敢的心態,為未來更好的成長打下基礎。


 ?。ㄈ┘ぐl幼兒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就要先激發他們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對學前期孩子進行音樂教育,能夠利用音樂的感召力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從而使他們積極勇敢地在音樂世界里探索,提高孩子們探索求知的能力。知識的海洋是無邊無際的,只有在幼兒時期激發出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他們才會在未來積極探索,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ㄋ模┨找鼻椴?/p>


  音樂具有能陶冶人情操的作用,幼兒時期學習音樂也能陶冶情操,讓孩子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在聆聽音樂時,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不同的音樂類型能讓人們產生不同的聽覺體驗,比如如果是一首悠揚舒緩的音樂會讓人覺得輕松愜意,而曲調高亢的音樂會讓人斗志昂揚。對學前期幼兒進行音樂教育時,可以用音樂來凈化孩子們的心靈,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并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有利于促進孩子們的全面健康發展。


 ?。ㄎ澹╁憻捴w協調能力


  老師們在進行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教孩子們邊唱邊跳,一方面可以讓他們更全面感受音樂的魅力,還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肢體協調能力,鍛煉身體,讓孩子們在活動的過程中慢慢打開自己,勇敢表達自己,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龠M幼兒注意力集中


  通過在學前期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可以提高他們感知音樂的能力,促進他們集中注意力,還能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在給孩子們進行學前音樂教育時,引導他們集中注意力,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借助不同的音樂類型,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音樂之美。老師們也可以采取自彈自唱的音樂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讓孩子們對音樂更有興趣。


 ?。ㄆ撸╁憻捰變郝犃?/p>


  老師們在對幼兒進行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學目標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幼兒年齡比較小,聽力沒有發育完全,所以他們唱歌有時候發音不準,但是可以通過進行音樂教育得到提高,通過提高聽力來提高他們的音樂水平,然而對幼兒的音樂聽力提高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需要老師們訓練孩子在節奏和旋律方面的把控力。


  三、學前音樂教育的教學實踐


 ?。ㄒ唬﹦撛鞂W習音樂的良好氛圍


  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力有極大的發展空間,老師們可以通過在學前音樂教學中使用情景教學法來激發他們發揮想象力,這有利于促進他們的智力發育。情景教學法主要是運用豐富的語言、有樂趣的音樂為孩子們營造一個生動的音樂氛圍,以此來調動孩子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陶冶情操,讓他們感受音樂的魅力。在進行學前音樂教育時,要營造一個安靜的、適合聆聽的環境,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歌詞中的情境。比如在教《下雨歌》時,老師可以給孩子們用語言描述一個情境,晴朗的天空突然烏云密布、狂風大作,引導孩子們想一下下面會出現什么情境,隨后讓孩子們模仿雨滴的聲音,再來教授歌曲。也可以將孩子們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表演,一名組員通過搖動鈴鼓來模仿雨滴滴落,并用敲擊三角鐵的聲音來模仿滴答聲,其他組員演唱歌曲。在這種情景教學中,激發孩子們學習音樂的興趣,讓他們在參與過程中增強實踐動手能力。


 ?。ǘ┻M行體驗式教學


  進行學前音樂教育主要是為了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樹立健康正確的審美觀,所以在整個音樂教育過程中,要讓孩子們通過欣賞音樂產生情感體驗,與音樂產生共鳴,感受音樂的魅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所以老師們在進行音樂教學時,要注意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讓孩子們參與到教學活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ㄈ┻\用互助探究的教學方法


  進行學前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一味給孩子灌輸音樂知識和技能,而是要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節奏、音調等,鼓勵運用音樂表達自己。在對幼兒進行學前音樂教育時,可以運用互助探究的教學方法,老師們為幼兒創造特殊的教學情境,鼓勵他們進行自主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開放性是互助探究教學法的一個特點,有利于調動孩子們學習音樂的積極主動性。


 ?。ㄋ模┲匾暫献?/p>


  一首好的音樂是各方面綜合的成果,需要各個參與者協調合作。在進行學前音樂教育中,老師們可以用合作學習的模式來進行教學,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在過程中培養孩子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時要注重對幼兒進行學前音樂教育,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心理等因素的差異性,組織形式多樣的音樂教學活動,使學前音樂教育在提高幼兒綜合素質方面真正發揮作用。老師們在進行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音樂情境教學方法,調動孩子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


  第3篇: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素質培養的影響研究


  習若思,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唐山063299


  摘要:伴隨著大眾對幼兒教育事業和幼兒素質培養的持續關注,學前音樂教育被更多家長和幼兒教育專家推崇。音樂不僅可以陶冶幼兒的情操,同時還能促進他們的素質提高和全面發展。本文對幼兒學前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幼兒素質培養面臨的現實問題以及如何改進才能給幼兒帶來更好的素質培養進行分析,以及給幼兒家長及教育專家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學前音樂教育;素質培養;影響


  如今中國對教育行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學前教育對于低齡年段的孩子進行素質培養開發、對其成長、智力開發、溝通交流、人生觀的建立都有著不可低估的積極作用。音樂教育通過音響、節奏等刺激幼兒的大腦,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提高色彩辨識度,培養情感交流。本文通過簡單概述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素質培養的重要影響,分析并總結學前音樂教育現狀,分享音樂教育方式。


  一、音樂教育對幼兒素質有著重大影響


  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有著長遠的積極作用,幼兒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他隨后的人生觀,品質等等都會隨著音樂活動、樂器演奏的影響相伴一生。


  (一)學前音樂教育有利于幼兒身心理素質健康發展


  首先,音樂教育有利于幼兒德智發展。音樂是對現實生活美好愿望的藝術反應,其通過對人物、生活的具象或是抽象表達提升了幼兒對生活的認知程度。


  音樂教育也對幼兒身體發展具有有利影響。根據醫學及生理學相關研究,音樂可以改變呼吸節奏、促進血液循環,節奏的改變豐富并刺激了幼兒的情緒,能夠促進其大腦發育同時提高身體免疫力。[1]


  (二)學前音樂教育激發幼兒感知力


  音樂通過其節奏、韻律、音響的組合交織,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能引起人的共鳴。在幼兒時期,音樂相較于其他文字、或是視覺形象來說更具感染力,正因為引起共鳴,從而產生情感的交流,感知力也漸見雛形。


  學前音樂教育正是運用了音樂的這種感染力,吸引幼兒注意,引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從而能夠,鍛煉聽覺器官、聽覺神經。幼兒快樂開心的情緒會隨著韻律和諧、節奏明快的音樂產生,安心的感覺會隨著舒緩的音樂產生,在澎湃激烈的交響樂曲中,他們又會跟著興奮地手舞足蹈。以上種種,都是幼兒對音樂感知的外在表現。


  (三)學前音樂教育誘發并增強孩子的好奇心


  有節奏的節拍、旋律能增進孩子的學習興趣。幼兒在經過一階段的學前音樂教育之后,會產生向別人展現自己的行為[2]。學前音樂教育不僅可以啟發幼兒對音樂方面素養和能力的提高,還能因此提升他們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他們會開始進行思探索、觀察和思考,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學習契機。


  二、學前音樂教育中幼兒素質培養面臨的現實問題


  (一)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不完善


  很多農村學校受經費限制,相應的音樂樂器、音樂教室、相關設施等并沒有配備完備。另外,部分音樂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學水平低下,幼兒園忽視相關音樂課程的發展,處在這種情況下的學生的音樂素質能力無法得到充分培養,相對應的幼兒感知力、認知力、思維力等等素質也會受到限制。


  (二)音樂學前教育忽視情感啟蒙,只注重技巧


  音樂教育對孩子智力開發、素質培養有著非常大的優勢。而有的家長將自己的音樂夢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地讓孩子認為音樂只是他的學習任務,并不能讓他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忽略孩子在情感上的啟蒙,失去了原本音樂學前教育對孩子素質培養的真正意義。[3]


  (三)學前音樂教育慢慢偏向商業化和成人化。


  學前音樂教育應當是在孩子喜歡音樂的基礎上,衍生出的對音樂美的欣賞和感知。但是,現在幼兒的表演有著太多成人的痕跡,家長讓孩子們學街舞模仿明星表演,這些孩子未必會理解和喜歡。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對孩子進行素質培養,在他們身上強加成人的情感最終只會得到適得其反的影響。


  三、音樂教育給幼兒帶來更好素質培養的改進建議


  (一)增強學前教育師資力量硬件設施


  首先要加強鄉鎮幼兒園建設,保證幼兒園建設的設施。其次,針對幼兒學前教育設立專項經費,保障音樂教育活動的正常進行。最后,也要讓音樂教師的工資待遇得到提高,增強他們的專業素養。只有具備了良好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的音樂學前教育才能給幼兒提供更好的素質培養的沃土。


  (二)學前音樂教育活動進行多種形式發展


  音樂教育采取多種形式教學,講音樂知識與游戲充分融合,以此調動幼兒在學習音樂中的興趣。例如,可以通過運用合唱、獨唱、對唱、打擊樂器演奏、韻律教學、音樂欣賞等的多種教學方式,讓孩子更好的感受音樂的魅力,享受豐富美妙的情感體驗。這樣多種音樂形式的展現和傳達能給幼兒的素質進行多個維度的拓展。


  四、結語


  音樂教育作為幼兒情感、身心需要的教學,能讓每個孩子快樂地學習,自信地成長。同時,學前音樂教育也要注重教學質量,注意幼兒素質方面的培養,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水平,促進他們的身體心理素質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孩子的全面發展。


  第4篇:淺議當下學前教育中幼兒音樂課程設置的現狀及改進策略


  古來依塞木·亞庫甫(就讀學校:新疆師范大學阿克蘇教育學院教學點2016級函授學前教育本科班,新疆阿克蘇843000;工作單位: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英買力鎮鐵日克艾熱克幼兒園;新疆沙雅842200)


  摘要: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對幼兒具有性格陶冶、情感升華和啟迪智慧的作用,在幼兒階段設置音樂課程十分重要,當前,我國幼兒教育中音樂課程的設置主要存在這些問題。音樂課程占課程總量的比重低,音樂課程實施形式較為單一,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不夠豐富,缺乏具有吸引力的音樂課程資源。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幼兒教師師資缺口較大,幼兒教師的教學觀念有待轉變,幼兒教師專業素養和技能有待提高,以及幼兒教師缺乏對音樂藝術的情感。結合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文章提出通過轉變當前幼兒教師的培養觀念,明確當前幼兒教師的培養目標,提升學前幼兒的音樂素養和技能,豐富音樂課程的教學形式,以及豐富幼兒音樂課程的類型等方式來改進當前幼兒音樂課程設置的現狀。


  關鍵詞:學前教育;音樂課程;現狀;改進策略


  一、前言


  音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根據心理學的相關理論表示,音樂對人的心理和情緒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心理治療方面也有音樂療法用于治療病人的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升華人的情感,提升人的驚人境界,使人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對于學前階段的兒童來說,音樂對幼兒的成長作用更加重要,首先,音樂能夠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幫助幼兒健康人格的發育;其次,音樂能夠促進兒童智力的發育,能夠促進兒童的大腦發育得更加完全,從而促進學生智力提高;再次,音樂有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音樂中包含著情感,通過音樂激發幼兒的道德情感,能夠引導幼兒向高尚的道德情感看齊;最后,音樂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通過音樂提升培養幼兒對于音樂的熱愛,使幼兒學會鑒賞音樂,體會到音樂帶來的節奏美和旋律美。因此,在幼兒教育階段,教師和家長都應當重視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就幼兒園方面而言,幼兒園應當改進學校當前的音樂課程設置,使課程更加貼近幼兒的實際,讓幼兒對音樂課程更感興趣。


  二、當下學前教育中幼兒音樂課程設置的現狀


  我們經常會在報紙和網絡新聞中看到不少兒童在兩歲就開始學習鋼琴,三歲就開始學習小提琴,由此可見當代家長十分重視對幼兒的音樂興趣和能力的培養,不少高段幼兒園也針對家長的需求在幼兒課程中設置了音樂課程,但這樣的幼兒園數量并不多,還有許多條件一般,甚至硬件設施較差的幼兒園無法設置多元化的音樂課程來滿足幼兒學習音樂的需要,總的來看,當下學前教育中,幼兒音樂課程的設置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亟待解決。


  1.音樂課程占課程總量的比重低。


  幼兒園的課程目標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包括幼兒身體方面的、認知方面的、語言方面的、情感方面的和社會方面的發展,依據這樣的課程目標,幼兒園的課程設置通常包括課表課程和園本課程,課表課程就是學前教育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課程,這在幾乎每個幼兒園都有按照學前教育課程標準設置的課標課程。隨著課程意識的加強,不少學校還開設了園本課程,園本課程因為幼兒園的不同有所差距,園本課程通常是幼兒園的特色課程,課標課程和園本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體能鍛煉、語言、數學、科學、社會、音樂、美術等,每一個方面對幼兒的發展都及其重要。但是,有條件限制,不少幼兒園在開設課程時,對每門課程的比重安排不夠合理,音樂課程被大幅度壓縮,甚至有的幼兒園為了滿足家長的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語言、數學、科學等課程,音樂課程的比重在幼兒教育課程總量中的比重較低。


  2.音樂課程實施形式較為單一。


  課程實施形式是指教師采用何種形式來執行課程目標,展現課程內容,由于音樂課程本身充滿趣味和互動,音樂課程的實施形式按理說應當比一般的課程更加豐富多彩,然而,在當前的學前音樂課程實施過程中,音樂課程的實施形式十分單一,目前大部分幼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的是教師教唱的形式來實施音樂課程的,例如,教師在音樂課上通常利用媒體設備播放音樂,播放完音樂后,教師再一句一句地教學生唱,學生跟著模仿教師的唱法,直到教師教完整首歌,除此之外,幼師很少采用其他方式來實施音樂課程。


  3.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不夠豐富。


  音樂是一個外延十分廣闊的概念,音樂不僅包含歌唱,學習使用樂器也是接觸音樂,學習樂理知識也是學習音樂,幼兒在幼兒園里可以有多種形式來接觸音樂,但是,當前大部分幼兒園對于音樂的理解較為狹窄,選擇的音樂課程內容也較少,幼兒教育階段音樂課程設置的內容不夠豐富,難以滿足學生學習拓展音樂視野的要求。例如,大部分幼兒園的音樂課程都是歌唱課程,主要由教師教學生唱各種精選的歌曲,而沒有諸如幼兒音樂鑒賞,幼兒基礎樂理知識,教幼兒使用簡單的樂器等。


  4.缺乏具有吸引力的音樂課程資源。


  文本上一點談到當前學前教育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不夠豐富,課程實施形式較為單一,這兩方面的問題和缺乏具有吸引力的課程資源是相互影響的,例如,幼兒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歌唱課,沒有開發樂理知識、使用樂器,音樂鑒賞方面的音樂課程資源,幼兒接觸到的音樂課程資源較為單一,幼兒在接受音樂熏陶中選擇面窄,久而久之,唱歌這一種音樂課程實施形式對幼兒就逐漸喪失了吸引力,需要更具有吸引力的音樂課程資源,才能提高當前學前教育音樂課程的質量。


  三、影響學前教育中幼兒音樂課程設置的因素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分析問題背后存在的原因,本文認為,當前幼兒音樂課程的設置之所以會存在上述問題,從宏觀方面來看,是受到整個社會幼兒教育風氣和環境的影響,宏觀方面的原因是影響學前教育音樂課程設置現狀的主要原因,但作為幼兒教師或者幼兒園的管理者,宏觀方面的問題我們無法解決,我們只能夠從微觀方面來分析幼兒音樂課程設置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并提出解決策略,從微觀方面來看,主要是受到來自教師和幼兒園管理者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1.幼兒教師師資缺口較大。


  在我國,幼兒園教師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不高,幼師這一群體在我國所有職業中幸福感較低,導致大部分學生在高考填報志愿時都盡可能地避開幼師這個專業,這是導致當前我國幼師數量缺口巨大的關鍵原因。加上我國學前教育與發達國家的學前教育水平之間還存在巨大缺口,整個學前教育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較低,大部分幼師的學歷都為??苹蛘咧袑W歷,整個幼師隊伍的水平和素質還有待提高,幼師的水平使得優秀幼師人才的缺口更大,學前教育在幼師的數量和質量上都較為缺乏。


  2.幼兒教師的教學觀念有待轉變。


  就當前幼師教育的培養體系來看,整個幼師隊伍的培養過程中,幼師主要掌握的是教會兒童日常生活、語言數學基本知識方面的技能,幼師的觀念中也認為幼兒教育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會幼兒掌握這兩方面的技能,而對于幼兒的審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重視不夠,幼師在觀念上沒有意識到這些教學觀念對于幼兒終身發展的重要性,在這樣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幼兒教師也難以根據教學實踐開發音樂課程,導致目前我國幼兒教育階段音樂課程層次不高。


  3.幼兒教師專業素養和技能有待提高。


  由于當前我國幼師隊伍中的教師主要以中專和??茖W歷為主,本科生和研究生較少,所以整個幼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主要表現在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兩個方面。首先,就專業素養來看,由于中專和??齐A段主要是傳授幼師學前教育的相關技能,對于教師的理論培養重視不夠,例如,中專和??频挠變航逃盒V?,不重視心理學理論、教育學理論以及語言學理論等對幼兒成長起著關鍵作用的文化理論知識的學習。其次,就專業技能來看,中專和大專教育對于幼師的標準和要求不夠嚴格,幼師在完成學業時,大致只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更深層次、高水平的專業技能還有待教師在進入職業生涯后自我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技能影響了音樂課程的設置。


  4.幼兒教師缺乏對音樂藝術的情感。


  前面提到,我國當前的幼師隊伍主要以中專生和大專生為主,他們在校學習的時間不長,通常在兩到三年之內學完幼師課程,幼師教育專業的課程主要包括藝術類課程,有舞蹈、美術、聲樂和樂器等,除此之外,還包括幼兒園的班級管理,教育活動的課程設計,游戲活動的設計及組織,手工制作及環境創設等,從這些課程結構可以看出,幼師專業所要求學的課程內容較多,很多幼師在校期間學習的音樂知識都是速成的,沒有經過一個漫長的熏陶和感受過程,難以培養起幼師對于音樂藝術的情感,他們將音樂課程作為一種任務來完成,也難以意識到音樂課程對于幼兒成長的重要性。


  四、改進學前教育中幼兒音樂課程設置策略


  依據前文對于影響當下學前教育幼兒音樂課程設置因素的分析,本文認為,教師和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的微觀主體,首先應當從圍觀方面來解決這一問題,從教師和幼兒園兩方面共同努力來改善當前學前教育幼兒音樂課程設置的現狀,除此之外,宏觀的教育環境也應當做出改善。


  1.轉變當前幼兒教師的培養觀念。


  改變當前幼兒教育音樂課程設置的突破口在教師,首先在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上,為此,應當將轉變當前幼兒教師的培養觀念。在這方面,教育部門應當意識到,幼師是兒童接收學校教育的第一任教師,在對兒童接受學校教育具有基礎性作用,既要加強對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的培訓,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幼兒教師思想觀念教育和理論知識教育,由此提高整個幼師隊伍的科學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樹立以德育人,以文化浸潤學生的意識,轉變幼師的教育理念。


  2.明確當前幼兒教師的培養目標。


  進入新時期,我國學前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兒童身體正常發育和技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正確應用感官和語言交流的基本能力,增強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動手能力等,最重要的是強調了要萌發幼兒初步感受美和欣賞美的情趣。要實現這樣的教育目標,必須要培養出能夠實現這樣教育目標的教師隊伍,因此,教育部門應當明確當前幼兒教師培養的目標,是打造出一支能夠實現新時期幼兒培養目標的幼師隊伍,對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思想素質都要做出明確規定。


  3.提升幼師的音樂素養和技能。


  音樂素養是一個人長期形成的并伴隨個人終生的品格和素質,音樂素養對于幼師在教學實踐中開發音樂課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學校在培養幼師隊伍時,應當重視提升幼師隊伍的音樂素養,在現有課程的基礎上,增加音樂課程的比重,使幼兒教師在音樂教育氛圍的熏陶中逐漸培養起對音樂的熱愛,才能逐步激發幼兒教師提升教學技能的積極性。


  4.豐富幼兒音樂課程的類型。


  本文在前面提到,當前學前教育音樂課程的類型較為缺乏,主要以歌唱課程為主,課程類型較為單一,為此,幼兒園應當探索開發類型豐富的幼兒音樂課程。例如,就唱歌本身而言,教師可以豐富唱歌的形式,除了教唱兒歌以外,教師還可以教唱中華經典曲目,讓幼兒在傳統文化中浸潤心靈;除了歌唱課程以外,幼兒園還可以開設音樂鑒賞課程,既可以鑒賞西方古典音樂,又可以鑒賞中國古典音樂,幼兒園還可以選諸如口風琴、塤、葫蘆絲等簡單的樂器來開發課程類型,讓幼兒從豐富多彩的音樂課程中體會到音樂的樂趣。


  5.豐富音樂課程的教學形式。


  最后,在課程實施方面,教師應當豐富幼兒課程的教學形式,不斷根據學生的情況變換教學形式,例如,就大部分幼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采用的歌唱課為例,除了教師單句教唱的形式以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唱,對于幼兒園大班的學生而言,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還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變奏合唱,不斷豐富音樂課程的實施形式。


  五、總結


  音樂能夠讓人賞心悅目,為人們帶來美的聽覺盛宴,音樂能夠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凈化人們的心靈,樹立崇高的理想,通過音樂對幼兒實施教育,無論是西方古典音樂,還是東方古典音樂,無論是演唱音樂,還是樂器音樂,都能夠對幼兒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學前教育的課程設置中不能沒有音樂,但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學前教育在音樂課程設置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雖然面對宏觀方面的問題一線的幼兒教師無能為力,但對于幼兒教師和幼兒園能夠解決的問題,應當盡最大努力來克服問題,使幼兒教育中的音樂課程設置更加規范,更加符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

十八禁动漫肉肉无遮挡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