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覺得婦科臨床醫學論文不好寫,其實這也是因為大家對論文的寫作方式不了解,所以在這個時候也會覺得無從下筆,不知道寫什么好,本文分類為臨床醫學論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篇婦科臨床醫學論文范文供大家參考。
婦科臨床醫學論文1500字(一):子宮內膜異位癥在婦科臨床醫學中的分析探究論文
【摘要】目的:探究藥物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效果;方法:36例患者平均分成A、B兩組,A組保守藥物治療,B組手術治療,對比臨床癥狀與治療效果;結果:B組臨床癥狀與治療效果要好于A組;結論:從治療效果上看,盡管B組治療有效率要好于A組,但是兩種治療方法的成功率均不高,因此,臨床診治工作有待進一步深入。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婦科;臨床醫學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婦產科常見的良性病變,致病原因為子宮內膜處于子宮腔之外,病變位置通常位于盆腔內生殖器和臨近器官覆膜面,在臨床上一般稱其為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從組織學上看,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僅包含了異味內膜腺體,同時也包含了內膜間質。從功能學上看,內膜異味會受到雌激素影響,產生月經的周期性變化,此外還會受到孕激素影響。當前,國內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時候,通常會采用藥物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保守藥物治療對臨床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但是無法實現根治,手術治療一般是利用微創技術,被更多的患者所采用。本文針對這兩種治療方法展開了論述,通過對比分析兩種治療方法的效果,以期能夠為相關的臨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導。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36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年齡22-51歲,均齡(31.72±2.3)歲,將其分成A、B兩組,每組18例。
1.2方法
A組患者采取保守治療,口服內美通,使得患者產生懷孕和絕經的跡象,有效緩解患者所出現的經期疼痛??墒沁@類藥物通常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反應,會對患者肝腎功能產生損傷,部分患者還沒有治愈,就會因為不良反應而停藥,停藥以后患者月經恢復來潮,導致病情持續發展。
B組患者使用手術治療,方法是保守性手術、根治性手術以及半根治手術。18例患者匯總有10例接受了半根治手術,3例接受根治手術,6例接受了保守性手術。根治手術需要將兩側子宮與卵巢完全切除,其會產生遺留癥與并發癥,會為患者帶來一定的身心痛苦,術后經常會出現絕經綜合征。采用半根治手術需要將子宮和患側卵巢切除,僅保留對側卵巢,依然會存在復發的可能。保守性手術則剝離、切除患者病變器官,可是因為該病存在嚴重的粘連性,造成手術難以徹底完成,手術效果不良,同時也具備相對較高的復發率。
1.3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與治療效果。其中治愈:原臨床癥狀以及體征完全消失;顯效:原臨床癥狀和體征減輕;無效:原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沒有變化。
2.結果
2.1臨床癥狀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以后的臨床癥狀得到了改善,B組患者的性交、盆腔、經期疼痛以及不孕癥情況都要好于A組。
2.2治療效果對比
通過治療以后,B組的18例患者中,有10例痊愈,4例顯效,4例無效。A組的18例患者中,有6例痊愈,3例顯效,9例無效。
3.討論
當前,國內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主要使用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方法,保守治療可以暫時性的緩解臨床癥狀,難以實現根治,無法得到預期治療目標,手術治療采用了新型的微創技術,能夠在臨床治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從36例患者的治療中可以發現,B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方法要好于A組,但是從整體上看,兩組治療效果都不夠理想,這表明,當前國內還沒有有效的醫療技術以及設備用來提升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效果,臨床診治工作依然有待進一步研究。隨著科技水平的持續提升,更多的醫療設備與技術開始用于臨床醫學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治工作必然會迎來廣闊的提升空間,有效保障婦女健康。
婦科臨床醫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如何提高婦科醫學檢驗質量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找出針對婦科治療中常見的滴蟲和念珠菌的最佳檢驗方法,從而提高檢驗質量。方法:對我院婦科在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間所收治的200名患者進行檢驗和觀察,對比分析不同方法的檢驗效果。結果:應用革蘭氏染色方法的患者感染檢出率較高,應用木板進行涂片的患者感染檢出率較高。結論:運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可以顯著地影響婦科感染的檢出率,同時影響診斷和治療效果。
【關鍵詞】滴蟲;念珠菌;取樣工具;染色方法
【中圖分類號】R4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742(2008)01(a)-0000-00
陰道的不同炎癥是臨床的婦科治療當中最為常見的病癥之一,其中由滴蟲和念珠菌引起的炎癥尤為常見,據有關統計報道,目前社會上有75%的女性在其一生當中曾經患過一次或多次的細菌性陰道炎,所以是否能夠準確的檢出滴蟲和真菌的感染對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具有很大意義。本文對婦科檢驗當中較為常用的幾種陰道分泌物檢驗方法以及取樣方法進行了對比性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在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間所收治的200名婦科患者進行對比性分析研究?;颊叩淖钚∧挲g為14歲,最大年齡為63歲,其平均年齡為36.4歲。在所有的患者中,陰部瘙癢或陰道炎患者64例,圍產期孕婦或接受婦科手術的患者57例,有人工流產手術前或放置陰道節育環的患者79例,均于我院婦科送檢陰道分泌物。
1.2分組
隨機將200名患者分為兩個觀察組,其中第一觀察組有100名患者,第二觀察組有100名患者。然后將第一觀察組中的100名患者再隨機分為兩個小組,其中實驗組1有50人,對照組1有50人;繼續將第二觀察小組中的100名患者也隨機分成兩個小組,其中實驗組2有50人,對照組2有50人。
1.3方法
?、诺谝挥^察組
實驗組1:應用木制的刮板自陰道取樣以后,將樣品放在載玻片上已準備好的生理鹽水當中,直接進行滴蟲的鏡檢;在進行陰道的念珠菌鏡檢時,需在采樣
以后并直接將樣品涂至載玻片上,并加入氫氧化鈉同時放置蓋玻片。觀察陰道滴蟲以及念珠菌的檢出率。
對照組2:應用棉簽自陰道取樣以后,應用實驗組1同樣的方法進行分泌物的鏡檢,觀察陰道滴蟲以及念珠菌的檢出率。
?、频诙^察組
實驗組2:制作陰道分泌物涂片1張,進行革蘭氏染色以后,采取鏡檢。
對照組2:制作陰道分泌物涂片1張,直接用于生理鹽水涂片進行鏡檢。
1.4統計學處理
運用四個表并采用X2檢驗,各組資料之間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第一觀察組中100名患者致病菌的檢出情況見表1,第二觀察組中100名患者致病菌的檢出情況見表2。表1木質刮板制片法與棉簽制片法檢查念珠菌、滴蟲結果
滴蟲性陰道炎和念珠菌性陰道炎是臨床婦科治療中最為常見病癥之一,多數婦科炎癥患者的自覺癥狀較為明顯,通常會嚴重的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炎癥亦可通過多種途經將他人傳染。近幾年婦科炎癥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且其檢驗方法簡單易行,由于是否能夠正確、及時的得到檢驗結果與取樣方法密切相關,臨床工作者便不斷對于取樣方法進行研究和探討。應用木制刮板進行取樣的檢出率顯著高于應用棉簽進行取樣,但是不便于標本的運送,更為適合實驗室與診療室等距離相對較近的臨床狀況;應用棉簽進行取樣方便于標本的運送,但是通常標本的含量較少,其分泌物可以被棉簽吸收部分,不利于鏡檢。希望通過臨床的不斷研究,可以得到一種不但方便快捷而且利于充分取材的樣本采集方法,從而得到滿意的臨床檢驗效果。
霉菌、滴蟲的檢出率通常會受到檢查溫度、檢查方法以及送檢時間等多種因素的顯著影響。鹽水涂片方法主要用于檢測患者的陰道分泌物中是否存在滴蟲和霉菌。滴蟲通常在溫度為25℃~42℃時可頻繁活動,春冬兩季天氣相對較冷,滴蟲的活動會受到很大影響,其陽性率也隨之降低。霉菌的生長通常是依附在上皮細胞之上進行的,然而人類的上皮細胞出現在鹽水中時其透明度較差,可出現遮蓋情況,從而影響到霉菌的檢出率。應用革蘭氏染色方法進行檢驗可以在同一張涂片之中得到霉菌、滴蟲、陰道清潔度、白細胞等多項檢查的結果,其檢驗方法相對簡單,同時不需取樣的重復進行。兩種不同檢驗方法得到的結果經過統計學比較,其差異顯著。目前在臨床的婦科治療當中,在陰道分泌物的霉菌、滴蟲檢查方面,革蘭氏染色方法顯著優于傳統的鹽水檢驗法,其霉菌、滴蟲的檢出率具有顯著性的提高,并且革蘭氏染色方法的操作相對簡便省時,對于陰道炎癥患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值得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