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習資料實用文檔正文

兒科臨床醫學實踐應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共2篇)

實用文檔 2021-06-22 10:52 652 兒科

導讀:兒科臨床醫學論文是也是很專業職業學者都需要撰寫的,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在今后的職場當中獲得更好的晉升機會,那么兒科臨床醫學論文如何寫?本論文分類為臨床醫學論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篇兒科臨床醫學論文范文供大家參考。


  第1篇:兒科臨床醫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應用與探討


  [摘要]目的:分析兒科臨床醫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應用。方法:選取某院收治的100例兒科實習生,電腦隨機分為觀察組一組(50例兒科實習生)、對照組一組(50例兒科實習生),分別實施PBL教學法以及常規教學,對比兩組教學效果。結果:經過教學后,觀察組兒科實習生溝通能力評分(90.17±4.05)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兒科實習生,P<0.05。結論:在兒科臨床醫學教學中實施PBL教學法,取得顯著效果。


  [關鍵詞]兒科臨床醫學教學;PBL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603(2018)18-0154-01


  人際溝通能力是兒科實習生在未來工作與學習中必備的專業技能,未來護理工作內容除了要掌握基礎護理知識外,還要掌握溝通的方法與技巧,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才能適應護理基本工作。[1][2]因此,我院對兒科臨床醫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應用進行分析,見本文研究詳細描述。


  一、資料和方法


 ?。ㄒ唬┵Y料


  選取某院收治的100例兒科實習生,所有兒科實習生的收取時間(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0日),電腦隨機分為觀察組一組(50例兒科實習生)、對照組一組(50例兒科實習生)。


  觀察組——年齡:兒科實習生年齡在18歲~23歲,平均年齡(20.01±1.02)歲,性別:20例女性、30例男性。


  對照組——年齡:兒科實習生年齡在19歲~22歲,平均年齡(20.11±1.15)歲,性別:21例女性、29例男性。


  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兒科實習生各項指標無差異,采用P>0.05表示。


 ?。ǘ┓椒?/p>


  對照組:對照組兒科實習生使用傳統教學法,按照傳統教學法中的五大步驟進行教學;根據教學大綱講述新課、組織學生學習、總結新課內容、布置課后作業、復習舊課。


  觀察組:觀察組兒科實習生使用PBL教學法,具體內容:


  由帶教老師通過收集教學內容的學習資料,并預先對教學方法與形式進行擬定。學生到達教室內,教師則將病例作為資料發放給每位學生,并要求每位學生將教學實習大綱與資料相結合,針對病例進行自主學習,并自行查找相關資料,從而對疾病的臨床表現、護理措施以及發病機制進行充分了解。帶教老師在日常工作中,應爭取時間將相關病例的臨床特點、鑒別、護理要點、病因等進行講解,并由一名學生作為代表進行發言,其他學生則作為輔助發言,將各自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匯報與分析。教師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有關學習的內容,并對其遺漏細節進行提醒,并對相關檢查結果的意義進行解釋,同時對其錯誤觀念進行糾正,在護理操作過程中需注意操作細節。帶教老師要求每位學生均發言,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提前做好發表的書面內容,帶教老師最后進行總結。實習結束前對每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行考核。


 ?。ㄈ┯^察指標


  對比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兒科實習生的溝通能力評分。


 ?。ㄋ模┙y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實施SPSS26.0軟件,將對照組兒科實習生以及觀察組兒科實習生的各項指標進行統計,兩組指標對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顯著性差異。


  二、結果


  教學前,觀察組兒科實習生溝通能力評分為(45.26±3.11)分,對照組為(45.33±3.12)分,對比無差異(P>0.05);經過教學后,觀察組兒科實習生溝通能力評分(90.17±4.05)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兒科實習生的(61.87±3.78)分,P<0.05。


  三、討論


  據相關研究顯示,由于護理模式和醫療環境不斷發展,在護理工作中,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與精湛的技能,還要注重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


  PBL教學法主要包括基礎步驟、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實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通過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從早期的模仿直至熟練后的慣性動作,直至真正學會一項護理操作內容,需要系統、全面、反復、科學的教學過程,在PBL教學法中所采用的多種教學形式,通過角色扮演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提高護理操作能力與自身溝通能力。[3]


  經研究表明,經過教學后,觀察組兒科實習生溝通能力評分(90.17±4.05)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兒科實習生,P<0.05。


  綜上所述,通過在兒科臨床醫學教學中實施PBL教學法后,取得顯著效果,值得進一步推廣及運用。


  第2篇:論兒科臨床醫學實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醫學事業的不斷發展,當前兒科醫學作為獨特的醫學學科之一,其不但要求人才要具備專業的技術水平與扎實的臨床技能,同樣也需要具有高尚的醫風醫德。結合目前兒科臨床醫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來看,一些醫療衛生服務人員依然存在綜合素質不高、臨床思維不活躍以及基本技能匱乏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我國兒科臨床治療的整體水平與效果,為了進一步提升兒科臨床醫學實踐的效果,就必須針對上述問題加以解決。


  關鍵詞:兒科;臨床醫學實踐;問題;策略


  一、引言


  隨著兒科臨床醫學實踐重要性不斷凸顯,目前各大醫學院校以及臨床培訓、實習中對于對于人才該環節的培養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為了進一步加強兒科臨床醫學實踐的優化水平,本文就目前兒科臨床實踐中容易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二、兒科臨床醫學實踐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ㄒ唬┚C合素質不足


  綜合素質不足是當前兒科臨床醫學實踐中常見的問題,其主要包括醫德建設不足、敬業精神不足以及工作責任心不足三個方面的問題。


  1.醫德建設不足


  醫德建設不足的問題在臨床實踐中普遍存在。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前西方文化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較大的沖擊,特別是拜金主義以及享受主義在學生當中悄然傳播,這也導致一部分實習生在臨床實踐中出現了只關注崗位待遇,對于相關工作的服務性質認知不足的問題。另外,一些學生過分追求專業技術水平,而忽視了醫學倫理與人文素養方面的學習與實踐,導致其在與患者交流時出現態度生硬甚至很少與患者家屬交流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治療效果,同樣也讓原本緊張的醫患關系變得更為嚴峻。


  2.敬業精神不足


  敬業精神不足、不樂于奉獻也是實習生的通病。作為一個典型的第三產業類型,醫療服務行業不但需要做到日夜不停的工作,同時也存在工作時間沒規律,節假日被犧牲的問題,所以一些實習生在臨床實踐中容易出現厭煩情緒,這不利于其后續職業的規劃與自我發展。


  3.缺乏溝通能力


  大多數實習生在兒科臨床醫學實踐中都會遇到溝通技能不足的問題,其突出表現在對于不同文化程度、生活背景的患者或者患者家屬的溝通理解能力不足,甚至由于態度等方面的問題導致醫患糾紛。另外,溝通能力不足還容易導致一些患者或者患者家屬出現過激的情況,嚴重影響治療進程。


 ?。ǘ┡R床思維不活躍


  臨床思維是臨床實踐中的重要培養對象,其同樣是實習生從課堂過度到實際工作崗位的重要環節之一。在過度過程中,臨床思維的不活躍往往會體現在一些實習生出現單向思維、簡單思維的問題,這樣一來其對于臨床結果的認知不全面,影響其自我提升的空間,同時也會影響診斷的準確性。


 ?。ㄈ┗九R床技能匱乏


  基本臨床技能匱乏是臨床醫學實踐中的常見問題,其主要是由于一些實習生在參與臨床實踐時缺乏自我認知與知識的整合,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重視知識的系統管理,導致參與到臨床實踐中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不但基本的專業技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甚至還會出現一些其他的問題。另外,由于害怕出錯或者害怕丟人而不參與實踐的情況也普遍存在。


  三、兒科臨床醫學實踐的優化策略


 ?。ㄒ唬┘訌娙宋木竦呐囵B與灌輸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當前現代醫學也逐漸轉變了原有過分重視生理模式的問題,開始向著生理與心理相結合的模式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救死扶傷已經不再是臨床醫學實踐教學的唯一內容,其更多的被融入了心理學、倫理學以及哲學范疇的內容,而這些內容也是敬業精神的醫學實踐核心內涵之一。作為每一個醫療衛生服務人員都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人文精神的培養與灌輸同樣也是提升實習生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實現文化品格與專業技能雙重提升的重要前提。在人文精神的培養與灌輸過程中,除了加強日常的人文社科科目的學習之外,還需要結合一些實際的案例進行分享,重點完善人文精神的引導,以此來提升實習生的專業素質水平,最終實現人文精神培養工作的順利實現。


 ?。ǘ娀R床思維的培養


  臨床醫學實踐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臨床思維的培養,這是由于在培養過程中人才最初接觸臨床醫學時其思維還處于理論為主的思維框架模型當中,而實現臨床思維的轉化與培養則需要一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被動配合與積極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才能夠真正實現個人專業素質與水平的提升。相反,如果缺乏引導,實習生的專業素質往往得不到有效的錘煉,其實際的臨床思維培養效果也會受到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在學校期間實習生所學習的內容大多都是以當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發展階段所形成的理論知識,而有些知識與實際的臨床結果存在偏差甚至違背的情況,這些時候也要求實習生能夠以臨床思維為慣性,重視實際情況,選擇更具有針對性的策略來完善醫療服務工作,這也是確保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環節之一。


 ?。ㄈ┲匾暸R床基本能力的培養


  提升臨床基本能力不但需要大量的實際操作,同時也需要實習生在進行實習之前做好充足的理論知識儲備工作,既要了解各種實際操作的流程與主要目的,同時也要做好基本的仿真學習工作,確??梢栽谧疃痰臅r間內提升自己的實際操作水平。除此之外,在臨床實踐中,對于實習生的引導也需要結合一些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與應急處理方法,確保實習生能夠在一定的情境內提升自己的應急反應能力,從而將基本的臨床能力進行轉變,快速熟練掌握技巧。除此之外,通過結合一些圖片、錄像以及互聯網課程的方式來強化基本能力,加強專業學習也是提升實習生專業素質水平的重要環節。


  四、總結


  綜上所述,兒科臨床醫學實踐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具備專業臨床技術與經驗的人才,這不但是強化我國兒科臨床醫學整體實踐水平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兒科臨床醫學教學以及完善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為了突出兒科臨床醫學實踐的針對性,除了繼續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與灌輸之外,還需要強化臨床思維的培養工作,確保臨床基本能力的培養效果,以此來培養出德才兼備的臨床醫療衛生服務人才,為提升醫院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隨機文章

十八禁动漫肉肉无遮挡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