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習資料實用文檔正文

心理素質教育論文3000字_心理素質教育畢業論文范文模板

實用文檔 2021-06-24 09:23 530 素質教育

導讀:心理素質教育論文3000字應該怎么寫?想要在畢業之前撰寫出自己滿意的論文,并不是想象那么簡單的,而現在論文的寫作規范要求也是特別多,所以在寫作之前,可以先參考一下相關的文獻資料,本論文分類為素質教育論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篇心理素質教育論文3000字范文供大家參考。


  心理素質教育論文3000字(一):培養獨立堅強的性格是幼兒心理素質教育的關鍵論文


  【摘要】目前,心理素質教育理念被廣泛應用于幼兒教育中,從而有效推動了幼兒心理素質的良好發展,提升了幼教實用性。然而,縱觀整體,當前大多數幼兒均存在怯懦、認生、懶于動手與過度依賴父母等行為。對此,幼兒園要構建家校合一的教學模式,即幼師和父母應共同培養幼兒獨立堅強的性格,全面做好幼兒心理素質教育工作。


  【關鍵詞】獨立堅強性格幼兒心理素質教育


  從辯證視角來看,做好幼兒心理素質教育工作,塑造幼兒良好的品質與健康的心態,培養幼兒獨立堅強的性格,不能只依靠幼師,而是要發揮家校合一的作用,不斷創新幼兒心理素質教育方法,由幼師和家長共同培養幼兒獨立堅強的品質。本文將簡單分析培養幼兒獨立堅強性格的重要意義,并分層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獨立堅強的性格。


  一、培養幼兒獨立堅強性格的重要意義


  在社會主義時代背景下,培養獨立堅強的性格是幼兒心理素質教育的關鍵因素。心理學家曾明確指出性格是性情與品格的統稱,指人在態度和行為上所表現出的心理特征。而且性格是由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影響、互相聯系的體現。培養幼兒獨立堅強的性格有助于激發幼兒的積極性,開發幼兒的智力,刺激幼兒大腦中的主動性細胞活動,塑造幼兒崇高的品質,讓幼兒健康成長。


  二、如何培養幼兒獨立堅強的性格


 ?。ㄒ唬┙o予幼兒獨立鍛煉的空間


  幼兒年齡小,生活閱歷和空間有限,難免會因為種種原因不愿意和陌生人(新朋友和新老師或者初次見面的親人)說話,遇到困難會哭鬧或者找父母幫助,生活自理能力偏低。對此問題,首先,要發揮家校合一的作用,充分運用幼兒心理素質教育理念,給予幼兒獨立鍛煉的空間。幼師可以組織本班或者本園的幼兒去外班或者其他幼兒園進行走訪,交新朋友,認識新老師,讓本班幼兒和新朋友一起玩,學會與陌生人交流。父母應定期帶幼兒走訪親戚,幫助幼兒克服怯懦與認生心理。其次,幼師應該和父母共同引導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教幼兒自己穿衣服、洗臉、刷牙等,從而初步培養幼兒的自立自強能力。再次,幼師應重視對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兒進行分層教育,逐步培養幼兒獨立堅強的性格。小班幼兒基本在三歲左右,他們剛進入幼兒園后難免會因離開父母來到陌生環境而哭,對此,幼師應該和父母教導幼兒獨立堅強地適應新環境,改變愛哭和依賴父母的行為。中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年的上學經歷,幼師和父母應深化幼兒心理素質教育,教導幼兒學會與新朋友交往,自己搭積木,打防疫針的時候不能因為疼痛而哭,跌倒后自己站起來。對于大班幼兒,幼師和父母應共同教導幼兒自立自強,提高個人自理能力。另外,幼師應注意用多媒體課件為幼兒導入生活中的人際交往案例,讓幼兒回想自己與小朋友之間的故事,在課堂上進行分享。與此同時,幼師可以引入小組表演活動,讓幼兒分角色扮演交往故事中的人物,以此進一步獲得體驗。最后,幼師應引導幼兒廣交朋友,掌握生活中的人際交往經驗,學會真誠待人,逐步提高交際能力、克服怯懦心理,培養高尚的品德與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ǘ椭變杭m正錯誤


  幼兒的心智與認知能力均不成熟,難免在生活中會出現行為錯誤,存在各種不良習慣。幼師和父母不能立刻批評幼兒,應該尊重幼兒的自尊心,幫助幼兒糾正錯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某幼師曾經發現有的幼兒不講衛生,經常隨手亂扔垃圾,她沒有直接批評這些幼兒,而是引導幼兒組建“衛生小組”,讓幼兒輪流擔任衛生小組長,監督其他小朋友的衛生行為,教導幼兒將垃圾扔到果皮箱里。


 ?。ㄈ┯猛捁适陆虒в變鹤粤⒆詮?/p>


  幼兒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喜歡聽童話,幼師和父母可以結合這一特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教導幼兒自立自強。此外,幼師可以把幼兒繪本故事推薦給家長,告知家長在每天睡覺之前為幼兒講一個勵志的故事。在幼兒園里,幼師應借助各種先進的教育技術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童話情境,組織幼兒表演童話劇,從中學會獨立自強。某幼師就組織大班幼兒表演童話劇《找朋友》,故事內容梗概如下:


  在一個美麗的早晨,小芳來到花園找朋友玩,她看到一只小松鼠,就說:“小松鼠,我們做朋友好嗎?”小松鼠說:“好的,你能幫我掃一下地嗎?我去給摘些松果吃?!毙》紦u著頭說:“我不會掃地,我在家里從不掃地?!毙∷墒笊鷼獾卣f:“你連地都不會掃,我才不和你做朋友呢!”小芳難過地走了,她看到小白兔正拿著兩個蘿卜往回走,就對小白兔說:“小白兔,我們做朋友好嗎?”小白兔說:“好呀,你能幫我擦一下桌子嗎?我給我們煮蘿卜湯喝,我要用蘿卜湯招待你這個新朋友!”小芳說:“對不起,我不會擦桌子!”小白兔咧著嘴笑著說:“原來你連桌子都不會擦,我才不和你做朋友呢!”小芳難過地往前走,看到一只梅花鹿,她讓梅花鹿和自己做朋友,梅花鹿要她幫忙疊被子,因為小芳不會疊被子,梅花鹿也不和她做朋友。小芳回到家看到媽媽就哭了,媽媽問她怎么了,她告訴媽媽因為自己不會掃地、不會擦桌子、不會疊被子,小動物們都不和她做朋友。媽媽笑著說:“不哭了,堅強一點!媽媽來教你?!毙》紝W會掃地、擦桌子和疊被子之后,花園里的小動物都愿意和她做朋友了。


  講完故事后,幼師告訴幼兒:“小朋友們一定要學著做家務,不能只依賴父母,不然是沒有人愿意和不會做家務的孩子做朋友的。也不能像小芳那樣遇到小挫折就哭,要堅強!”


 ?。ㄋ模┩诰蛴變旱奶熨x


  幼兒雖然年級小,卻也有獨特的審美情趣與天賦,幼師和父母應注意觀察幼兒的興趣愛好,充分挖掘幼兒的天賦,讓幼兒在發揮特長的過程中培養獨立堅強的性格,提高審美情趣,發展良好的心理素質。例如,對于喜歡畫畫的幼兒,幼師和父母應鼓勵幼兒自己完成畫作,或者讓有音樂天賦的幼兒學習一種樂器,在獨立的學習過程中學會自立自強。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獨立堅強的性格,而且有助于發揮幼兒的天賦與特長。


 ?。ㄎ澹┡囵B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


  大多數幼兒好奇心很強,他們在遇到問題后都會提問父母或者老師。例如,“花兒為什么有香味?”“蜜蜂為什么會采蜜?”“糖果為什么是甜的?”等等,這些問題新奇而有思考價值。對于幼兒所提出的問題,父母和幼師不能立即給予標準答案,要先讓幼兒自己思考、自行解答,等幼兒說出自己的答案后,再用科學的視角解釋問題,從而有效培養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科學素養。此外,幼師和父母也可以根據幼兒的心智與特性提問有價值的問題,讓幼兒自行思考與解答,以此開發幼兒的心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幼兒心理素質教育工作,培養幼兒獨立堅強的性格,幼師和家長應聯合構建家校合一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幼兒心理素質教育理念,給予幼兒獨立鍛煉的空間,引導幼兒廣交朋友,掌握生活中的人際交往經驗,學會真誠待人,逐步克服怯懦心理,培養高尚的品德與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幫助幼兒糾正錯誤與不良習慣;用童話故事教導幼兒,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童話情境,組織幼兒表演童話劇,引導幼兒學會獨立自強;全面觀察幼兒的興趣愛好,充分挖掘幼兒的天賦,讓幼兒在發揮特長的過程中培養獨立堅強的性格,并通過有效提問,培養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


  心理素質教育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學生素質教育與心理學關系研究論文


  摘要: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涉及多方面的內容,主要有身體素質、專業技能水平、心理素質等,對于一個人來說心理素質的提高是影響到整個人綜合素質水平進一步提高的重要內在因素,只有心理素質成熟才可以說個體真正達到了成熟的標準,尤其對于一個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學生階段正是一個人各方面素質發展成熟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進一步加強心理教育,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從素質教育工作以及心理學方面入手進行研究,以尋找通過心理教育加強綜合素質提升的途徑。


  關鍵詞:心理學知識;綜合素質提高;教育關系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20)16-0093-02


  一、發展心理是基礎


  一個人的心理方面發展從兒童時期就已經開始,受到外界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這些影響因素中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在兒童階段對心理方面產生的影響最重要,首先是遺傳因素,遺傳因素是兒童心理各方面發展形成的最初的順序,其次是環境因素,個體所處的環境決定了個體接收的信息類型,潛移默化地對個體心理發展產生作用,好的環境對于個體特征的發掘會起到明顯促進的作用,相反則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在有了一定的基礎后影響到素質教育的最大因素便是心理因素,具體來說就是某一個體對自己或是自己所處環境的看法以及對待各方面教育環境所持的態度,這些都會影響到個體對于素質教育活動本身的認識,所以對于某一個體來說需要在心理發展成熟之前準確把握心理各方面的變化,這樣在素質教育活動中才能真正發揮出作用。


  二、教育心理是根據


  在素質教育活動開展的每一個階段中涉及的內容不僅是老師教學工作,也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整個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涉及的所有內容綜合來看都有一定的規律,具體包括素質教育課堂活動的安排,具體知識的傳授等工作,都需要老師對學生每一階段的心理規律進行研究分析,這樣在準確把握學生心理規律基礎上才能將實際的教學工作安排到位,所以說素質教育工作中對學生心理的分析應當是整個工作安排的基礎所在,在學生心理活動變化的基礎上安排教學活動才能真正保證素質教育活動發揮出作用。


  三、教育是目的


  對于整個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來說,不論是了解把握學生本身的心理變化還是安排教學活動,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教育工作的完成,也就是說教育是心理工作的最終目標,對于學生心理活動的把握,更多的應該是教育活動完成過程當中所運用到的一個有效工具之一,所以對于教學工作的開展者來說,無論是研究的對象還是具體工作的目標都應該朝著教育來完成,不能出現整體方向的偏離,這樣對于學生本身素質教育會出現忽視的情況。與此同時從教育心理學本身的性質以及特征來看最終目的也是能夠將其本身真正應用到具體的教育工作當中,所以對于教學工作的管理人員以及老師來說,都需要將心理學的工作和實際教育工作實現深入的結合,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才能真正發揮出心理學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在學生受教育的不同階段需要完成的心理學工作也不盡相同,比如說對于兒童心理學的研究以及小學心理學的研究,就有著很大的區別,屬于截然不同的兩個研究科目,其中最大的不同點是研究的側重點。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心理活動方面的變化幅度也變得越來越大,對于老師來說需要針對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生活環境以及該階段學習內容等多方面入手,綜合研究學生在所處階段最主要的心理特征,只有對學生面對的整體發展規律進行總結概括,才能實現教育活動的準確性。


  四、素質教育下的心理學特征


  想要在素質教育工作中真正融入心理學的特征以及管理教學辦法,首先需要明確素質教育工作下開展心理學工作需要考慮到的特性,準確把握這些特征,才能真正理解素質教育中心理學應用的方法。雖然對于學生來說在素質教育活動中的心理活動變化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觀性,但是從整體角度入手把握能夠發現心理學與素質教育之間仍然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和規律,所以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在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準確把握這二者的客觀規律能夠真正實現心理學在素質教育工作中的應用。


 ?。ㄒ唬┧刭|教育心理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在素質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融入大量的實踐活動來驗證教學工作中的一些理論知識,所以在素質教育工作基礎上的心理學具有明顯的實踐特征,因此,在研究素質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學時需要嚴格按照聯系實際的原則完成教育工作,在這一原則下開展教育工作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工作人員完成的是明確素質教育工作所面對的教育對象,根據對象的不同制定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這樣才能將心理學的內容應用到教育工作當中;第二,需要工作人員對于素質教育活動中的心理學內容的研究形式以及工作形式進一步明確,對于學生來說本身的心理活動變化會通過實際的行為表現出來,也就是說心理發展與素質教育工作二者之間存在著較為明確的關系,在研究的時候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活動形式來滿足心理學的需求;第三,從實際情況來看在某一階段的教育工作中,必然會存在不同年齡的受教育者,這種情況下單一的教育方式遠不能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需求,所以對于老師來說需要保證組織的教學活動與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需求相對應,這樣教育目的和教育內容才能實現真正的結合;最后一點便是實踐,在素質教育工作當中依然符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原則,所以在教學工作中需要安排大量的實踐來檢驗老師給學生安排的教學內容是否達到了預計的效果。


 ?。ǘ┧刭|教育心理學的教育性原則


  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仍然是教育學生、提高學生能力,所以對于教學活動來說選擇的實際活動內容是否滿足教育性原則是首先需要保證的一點要求,具體來說就是要求老師在素質教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綜合考慮到使用的教學活動內容會對學生心理產生的影響。某些教學活動對學生心理方面產生的影響并不會被表現出來,也就是會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工作產生潛在的影響,這種影響很大一部分會是消極的,這些問題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老師采取的教育活動沒有真正符合教育學原則,在素質教育工作的心理學方面,教學活動選擇過程中需要對選擇教學活動進行準確有效的分析研究。


 ?。ㄈ┫到y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主要是針對素質教育涉及的范圍來說的,從目前實際教育工作來看個體的心理活動以及能夠影響到心理的因素較多,從整體系統的角度把握各方面不同的影響因素才能保證學生的心理活動變化處在可控的范圍內,這對于尋找學生心理變化發展規律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對于學生來說面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需要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對于學生心理變化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只有將兒童的心理變化進行系統性的考量才能真正找出類似的外界因素如何影響學生心理活動的變化。


  五、結語


  在目前社會條件下對人才的需求并不單純限制在單一的專業技能層面,更多的是需要在心理等方面有較強的素質,這就要求在學生的教學工作中從整體入手,多方面研究可能會對學生綜合素質產生影響的內容。素質教育工作方面的心理學是目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這種情況下需要教育工作管理人員以及老師對心理學如何融入素質教育中進行深入研究分析,這樣才能保證真正把握住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變化,從而起到教育作用。


  作者簡介:劉紅(1966-),女(漢族),江西上饒人,貴州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隨機文章

十八禁动漫肉肉无遮挡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