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具有較強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邏輯性,這給部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帶來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剛升入高一的學生。作為高中數學老師,應該如何轉變這些學困生呢?筆者結合這幾年的工作經驗,在分析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對其實施教學干預,從而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一、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心理特點
1.對數學缺乏興趣
在我們的身邊,經常會聽到一些學生說:“我對數學沒有興趣,對數字不敏感?!钡???梢?,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數學感興趣了,才能真正的在數學這門學科上下功夫,才能學好數學。
2.心理承受能力差
風險和挫折是人生中難免的事,敢冒風險和戰勝挫折,這才是人生應有的品格。數學學習也是如此,初中學生由于學習內容相對簡單,難度相對較低等,當他們升入高中以后,對高中數學學習可能遇到的困難沒有預見性,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一旦遇上聽不懂,題不會做,學習數學的心理容易崩潰,情緒容易低落,更容易使成績產生下滑,如果不及時調整,很容易產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機,對自己學習數學失去信心。
3.自信心差
高中數學在難度上比小學和初中數學要高很多,而且涉及到集合、邏輯運算、空間立體幾何等的相對抽象的內容,學生學習起來就比較吃力。特別是初中數學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自信心差,總認為自己學不好,使畏難情緒逐漸積累,產生定勢,以至于望難生畏,即使面對不大困難的數學題目,也失掉克服的勇氣。
學困生多次遭到失敗后常處于心理失常的狀態,挫折容忍力差,同時由于教育者的偏見,使他們不敢向老師和同學求教,害怕遭到譏笑和拒絕,處事畏首畏尾,言談舉止缺乏勇氣。楊錦平等(1995)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在注意的范圍、穩定、轉移、分配等品質上,與非學困生相比,學困生都處于低水平。動機在人類知識學習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同時對認知水平具有很強的預測性??梢哉f,學習動機偏低是導致學困生學習障礙的原因之一。
二、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學習干預
1.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第一,重視情感教育
要想讓學生喜歡數學這門課,必須首先讓學生喜歡你這個人。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由此,必須要與學生經常交流,縮短彼此間的距離,讓他們感覺老師是他們的朋友,這樣才能讓他們逐漸喜歡上這門課,進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二,讓“成功”走進他們
自心理學角度來講,高中學段的孩子有著較強的好勝心,常常會因點滴成功的喜悅而得到心理的滿足,進而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由此,除了重視情感教育之外,還必須要破除學生對“成功”的神秘感,讓數學學困生慢慢享受解決數學難題所帶來的喜悅。
第三,化枯燥為有趣
數學是一門較為枯燥乏味的學科,任何學生學習起來都會感覺到枯燥乏味,這必然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由此,建議化枯燥為有趣,借助多媒體教具,使枯燥的知識有趣化、動態化,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學困生的心理素質培養
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落后,自尊心受到傷害,自信心下降,缺乏上進心心。因此,教師應該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一是培養學困生的成功心理,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為學困生設立不同層次的目標,使他們經過一定的努力能實現目標,實現目標后給予表揚或獎勵,增加他們成功的體現,增強學習的信心。二是創設環境改變學生的消極情緒,多鼓勵,多贊同學困生提出的觀點,為學困生創設一個寬松、鼓勵人前進的學習氛圍。三是提供機會,讓學困生獲得正面表現自己的機會,使其自尊心得到滿足,覺得自己不比其他同學差。
3.尊重學生,消除自卑心理
學生的心理有了明顯變化,學生的自尊心意識就會明顯增強。對于“學困生”的心理特點,我們應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我們知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要想幫助學困生,必須首先尊重他們。
4.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比較優等生,學困生之所以成績不理想,與沒有很好的學習習慣有著很大的關系?,F如今,高中數學教材突出一個“新”字,在每一章節都安排有“做一做”、“想一想”、“讀一讀”。這樣設計的根本宗旨在于,讓學生感到學習有趣、學得其法,這對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注意:(1)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好習慣,這不僅體現在課前,更體現在課堂上和課后練習中,都需要學生自覺的去完成。尤其是那些學困生,更應該培養自覺性,這樣學習定會突飛猛進。(2)培養學生探討的好習慣,通過有針對性的提問,引導學生進入既定的學習情境,引發他們積極探討相應的知識點,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好習慣。(3)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學困生的觀察能力著實有限,由此,教師可借助多種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去觀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4)培養學生小結的好習慣。課后引導學生對課堂學習知識點進行總結,總結可使學習的知識更加鞏固。認清學習知識點的脈絡框架,使知識不易被遺忘。
總之,高中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立足課本,重點問題重點分析,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自信心。從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實際出發,突出數學創新思維訓練,培養尖子生的同時提升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成績。